中读

当故事崩坏之后

作者:陈赛

2018-08-30·阅读时长14分钟

241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117个字,产生4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


在《今日简史》的最后一章,尤瓦尔·赫拉利提到自己10年前在牛津读博士,被一个朋友说服,参加了一个印度的冥想课程Vipassana(印度最古老的静坐方法之一)。这个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教他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全神贯注,只观察鼻息的进出,而不对自身或者周围环境做任何评价、解释。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从别人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他之前30年人生中所学的总和。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会冥想两个小时,每年还会抽出1到2个月时间去冥想营静修静修。他说,正是冥想给予了他清明的思绪和尖锐的辨别力,得以“辨别哪些是这个世界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而哪些是几千年来人类为了控制历史而虚构出来的故事”。

事实上,这是他的第一本书《人类简史》最重要的一个观点——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最本质的一种能力就是虚构的能力。正是这种虚构的能力促成了规模不等的合作,从而将人类推向了地球生物链的顶端。不仅上帝、国家、货币、人权……是人类虚构出来、但在人类社会中被普遍接受的故事。人类一切合作的体系,包括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也都是建立在我们的想象力和虚构故事之上。正因为相信伟大的鳄鱼神索贝壳、天命或者《圣经》,人类才能够辟出法尤姆湖、修建长城、建起沙特尔大教堂。

不久前,我与一位叙事疗法的心理咨询师聊天,席间谈起这件事。他笑着说:“其实Vipassana也是一个故事啊,一个关于佛陀开悟的故事。”

事实上,已经有人把赫拉利先生称为21世纪的先知、马克思、柏拉图了。

一个月前,因为《今日简史》,我也接到了出版社发来的采访邀请函,意思是赫拉利先生这次没有来中国,所以只接受邮件采访,每个媒体最多可以提5个问题,还要明确表明对答案的字数要求,然后由出版社统一递交。当然,根据媒体的地位和提供的版面多少,赫拉利先生会酌情给予不同长短的答案。最后,我的5个问题得到了3000多字的答案。这件事情无论如何都有一点诡异。至少在我的采访生涯里,还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统一规划、量体裁衣式的采访。

这本书的全名叫《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英文名是《21 lessons for 21 centuries》,也就是说,作者要谈21个事关现代社会人类命运的大问题,包括自由、平等、民族主义、宗教、教育、战争、恐怖主义等。


《今日简史》书封


事实上,自从《人类简史》与《未来简史》推出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质疑赫拉利的知识储备与宏大的学术野心之间的差距,但他对于大问题的兴趣与野心始终不改,就像他自己在前言中说的:“我想讨论的是全球性的议题。我所关注的是塑造全世界各个社会的各种重要力量,这些力量也很可能影响整个地球的未来。”

当然,一路阅读下来,你会发现很多地方是似曾相识的,是他之前两本书中涉及过的主题。比如人类社会建构于虚构之上。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带来的伦理难题。未来绝大多数人会变成无用阶层,没有工作,也没有价值。时间在加速,不仅每个个体,绝大部分的人类制度和体系都无法跟上时间的脚步……

如果非要做一个总结的话,他似乎认为,人类社会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故事出了问题。人类喜欢故事,而且故事越简单越好。但现在,各种故事都讲不下去了,宗教的故事讲不下去了,国家的故事也讲不下去了,自由主义的故事也快讲不下去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重重困境,都可以看成是故事崩溃的结果。

“当旧的故事全部崩溃,新的故事还未建立起来,在这样困惑的时代,你要如何生活?”

“就好像一个人学了很多年怎么当一个演员,但当他/她终于学成毕业时候却发现,所有的剧院和电影公司都关闭了。以后我的日子怎么过呢?”

文章作者

陈赛

发表文章232篇 获得14个推荐 粉丝4068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中产生活策略

L型经济的资产配置

1054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