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赛
2018-02-24·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641个字,产生1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上山采菌是当地很多农户的经济来源之一 )
在建新园,昆明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店里,主厨马波先生一再向我保证,如果我在最好的时节吃到最好的鸡枞,不需要任何花哨的做法,只是挑上好的食材,用刀削皮,将泥去尽,在大火上蒸,像蒸馒头一样。几分钟后,那种味道会让你知道,这辈子吃过的任何东西都是浮云。
300多年前,徐霞客云游云南,丽江纳西族土司木公曾以80味相待,罗列甚多,肉有桑猪(乳猪)、牦牛舌,山珍则有鸡枞、竹鼠等。从他的《滇游日记》中看,徐霞客对鸡枞甚为着迷,经常购之于市,还会加工保存,以备途中常用。如,“二十七日,买鸡枞六枚。湿甚…….蒸之,缝袋以贮焉”;又有,“二十日……见牧童手持一鸡枞,甚巨而鲜洁,时鸡枞已过时,盖最后者独出而大也。余市之,至是沦汤为饭”。当年他在云南的行程长达3000余公里,一路若都有鸡枞相伴,倒是不失口福。
若比香味,还有什么比得上干巴菌呢?干巴菌的香几乎是霸道的,尤其是在云南特有的皱皮辣椒激发之下,满屋浓香,令人招架不住。汪曾祺形容它有“陈年宣威火腿香味、宁波曹白鱼鲞香味,苏州风鸡香味,南京鸭珍肝香味,且杂有松毛的清香气味”。没吃过的人无法想象,但有幸吃过的人会对汪老的描述会心一笑。如果哪天你到了昆明,而且是雨季,一定要尝一尝新鲜的干巴菌炒青椒。如果末了主人给你端上一碗白米饭,千万别推辞,白米饭拌干巴菌是最完美的组合。
发表文章23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068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