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阎逸
2019-02-14·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90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阎逸)
我一直很想看看奥地利作曲家戈特弗里德·冯·艾内姆(Gottfried von Einem)的歌剧《贵妇还乡》的首演,我很想看看德国次女高音克里斯塔·路德维希(Christa Ludwig)1971年在舞台上抽雪茄的样子,我始终不知道她在这部歌剧中饰演谁,我只是在美国音乐评论家杰伊·诺德林格的文章中读到了与之相关的几行文字,我甚至不知道艾内姆的这部歌剧与瑞士作家迪伦马特的同名剧作之间的相似与差异,就像我不知道安东尼·伯吉斯的歌剧《都柏林的春光》与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之间存在的种种联系。我总是试图从文学的视角去解读歌剧,去发现歌剧里面诗一样的纯粹表达,以及来自世界自身的另一副面孔,但路德维希曾经说“歌剧是荒谬的,歌剧是一种不可能的艺术——如果你可以把它称作‘艺术’的话。”我理解她这句话的意思,歌剧有时过于放大了人类的欢乐与悲伤,而时间和历史本身所承载的只是一种虚假的记忆,一种万物不可久留的冷酷,也许艺术的部分功能就是在于使人们忘记了荒谬,忘记了这个世界的重负和生命之轻。
克里斯塔·路德维希不是那种一夜成名的典范,她的成长十分缓慢,但她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也是最杰出的女歌唱家之一。她的艺术生涯长达近50年之久。她既能演唱歌剧,又能完美地演释艺术歌曲;既能唱好次女高音,还能演唱戏剧女高音。她的嗓音里有一个独特的情感世界,有一种宁静而纯粹的精神气质,有评论家如此说:“如果不是克里斯塔·路德维希,我们不会知道,我们对次女高音的认识是多么的狭隘。她的嗓音拥有不断变换的多种色彩,甚至让人心旌摇荡。她的音色是那么圆润、柔软而色彩饱满。从气质、技巧和表现力上看,克里斯塔·路德维希超越了歌唱的通常境界。她的嗓音可以从女中音直到女高音,她的录音也展现了她惊人的多方面的才华。”但对于她,我们知之甚少,我们知道的只是在聆听她的唱片录音时涌起的些许感受,所以,对路德维希生平的介绍无疑是必须的,同时也是刻不容缓的。
发表文章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2人
从他人身上认出自我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