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惊变“罗斯福号”:美军航母抗疫风波

作者:刘怡

2020-04-15·阅读时长14分钟

117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148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20年4月7日,关岛苏梅海军基地的工作人员准备向“罗斯福号”航母的留守舰员及登岸隔离观察的未感染水兵分发餐食盒。“罗斯福号”于3月27日临时停靠在苏梅基地,舰上成员经检测感染新冠肺炎者超过12%


从“凯恩号”到“罗斯福号”

1944年12月18日凌晨,装备陈旧、临近退役的美国海军驱逐扫雷舰“凯恩号”在菲律宾海域遇上了一场台风。独断专行却又不得人心的舰长魁格少校下令掉头向南航行以规避暴风,担心小军舰因此操纵失灵的执行官玛瑞克中尉却力主逆风北上。在一片混乱的舰桥上,玛瑞克援引《海军条例》第184条,解除了被他认定已经精神失常的魁格的指挥权,并率领“凯恩号”成功脱险。在随后的军事法庭审判中,律师格林渥成功地帮助玛瑞克洗脱了“哗变”指控,然而他也发现,魁格并非罪魁祸首,反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牺牲品……

由美国著名历史小说家赫尔曼·沃克(Herman Wouk)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中篇小说《凯恩舰哗变》,在1951年出版次年即荣获普利策奖;以该书为基础改编的电影和舞台剧,在好莱坞和百老汇成为长盛不衰的经典。1988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哗变》的舞台剧版本引进中文世界之后,在30年里上演过六次,同样引起了中国观众的热烈反响。风暴笼罩下的老朽孤舰,一群精神高度紧张却又相互猜疑的二线军官,责任意识与个人好恶的一再缠搏,不同角色对军人战时职责的迥异看法……情、理、法三字的反复碰撞,勾勒出海军舰艇封闭空间中人性的复杂和多元,也使不曾亲历战场的普通人得以一窥武装力量在高压状态下可能的嬗变。

高寿的赫尔曼·沃克病逝于2019年5月,只差10天就可以度过104周岁生日。在那之后9个月,一场精彩程度不亚于“凯恩舰哗变”的风波在造价高达45亿美元的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西奥多·罗斯福号”上暴发。2020年3月30日,50岁的“罗斯福号”舰长布雷特·克罗泽尔(Brett Crozier)上校在停泊于关岛的军舰上发出一封长达四页的求助邮件,要求太平洋舰队和海军部尽快解除该舰的执勤任务,并将大部分官兵从舰上撤出。此前“罗斯福号”已有多名舰员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呈阳性,并有超过100名密切接触人员被暂时安置到岸上。克罗泽尔的邮件中有一句振聋发聩的呼吁:“我们并不在打仗。水兵们不必去死。”而他选择通过个人邮件组而不是舰队内部的情报上传途径直接向海军部“越级”发出呼吁,则显示在他眼中疫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无怪乎一天后当《洛杉矶纪事报》刊登邮件全文后,在整个美国都引发了高度关注。

在克罗泽尔自曝内情之前,美国海军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对颇受舆论好评。五角大楼在3月下旬将两艘7万吨级医疗舰“仁慈号”和“安慰号”紧急派往洛杉矶、纽约两地,帮助严重过载的当地医疗机构分担压力。每艘医疗舰可以提供12个手术室和1000张床位,相关费用由国防部从军费项目下拨出,不必动用地方财政,可谓雪中送炭。而在参与本土抗疫工作的同时,美军在阿拉伯海和西太平洋依然维持着3个航母战斗群、2个两栖攻击舰集群的例行战备值班,看似两不耽误。在3月24日“罗斯福号”报告有3名水兵核酸检测呈阳性之后,代理海军部长托马斯·莫德利(Thomas Modly)依然表示,该舰“可以维持海上航行”。

短短一个星期之内,海军部的乐观估计就被舰长本人亲自否定,并形成举国关注的焦点事件,当然让五角大楼大感不满。4月2日,在批准“罗斯福号”大部分舰员暂时转移到岸上的第二天,莫德利宣布自己“对他(舰长)继续领导那艘战舰抵抗病毒的能力失去了信心”,解除了克罗泽尔的指挥职权。4月6日,莫德利又亲自登上“罗斯福号”,通过舰内广播系统公布了任命卡洛斯·萨迪耶洛(Carlos A. Sardiello)上校为临时舰长的命令,并批评克罗泽尔“要么太天真、要么太蠢,总之无法再担任像这样一艘军舰的指挥官”。然而大批舰员却以嘘声作为回应,民主党人掌控的众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也明确表示莫德利的批评不合时宜。4月7日,在特朗普表态谴责舰上谈话之后,莫德利公开向克罗泽尔道歉并宣布辞职。一场风波暂时被画上了句号。


2019年12月3日,美国代理海军部长托马斯·莫德利(左)与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尔·吉尔代(右)在国会山出席参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的一次听证会。由于在“罗斯福号”事件中出言不逊,莫德利被迫于2020年4月7日辞去职务


在《凯恩舰哗变》中,固执己见的魁格舰长被一群心怀不满的部下联手解除了指挥权。而在“罗斯福号”的抗疫风波中,却是深受水兵爱戴的克罗泽尔舰长被海军部强行免职(保留军衔和现役身份)。4月2日克罗泽尔被迫离舰登岸时,众多水兵以欢呼和鼓掌作为送别礼,令莫德利大感震惊。而克罗泽尔随后也在核酸检测中被判定为阳性,则又折射出“罗斯福号”上的疫情已经发展到难以控制的程度。对海军部和五角大楼来说,昂贵而稀少的航母乃是美国维持全球安全影响力和快速介入能力的最重要平台,战备巡航任务的重要性应当被置于舰员的健康状况之上。但在克罗泽尔看来,水兵在非战争状态下“不必去死”,不具备有效隔离条件的航空母舰也无法同时兼顾控制疫情和继续执勤两项任务。这场是非难断的争论,实际上指向了此前备受忽视的一个盲区,即:类似新冠病毒这样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是否也可以被视为一场战争?武装力量在面临这类新威胁时,需要如何对过去集中于传统安全任务的资源做出再分配?指挥系统又需要如何做出调整?

答案或许不会是唯一的,但问题已经暴露。被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改变的不仅有和平,也包括战争。

文章作者

刘怡

发表文章196篇 获得22个推荐 粉丝2498人

身与名俱灭、江河万古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野生动物世界

病毒启示录

846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