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赛
2020-03-18·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086个字,产生2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绘本家杨志成
疫情最凶猛的时候,躲在家里,闭门不出,经常想起年前采访的杨志成老先生说的,人的一辈子,不过呼吸之间。呼出去的那口气,已经过去了,那是古人的气;现在口中那口气,是现在的;即将吸进去的那一口气,则是将来。所以,一口呼吸里就是三代人,过去、现在,将来。
他离开中国时,还是十几岁的少年,如今已是88岁的老者,不过转眼之间的事情。今日的中国,强盛繁华之处,与他离开时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无论人之一生,还是国之命运,衰时思盛,盛极而衰,才是世间至理。
我记得当时问他:“如果历史只是不断地重复自己,那您投入一生心力,创作这么100多本给孩子看的书,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偷偷转换了问题,回答道:“我给孩子写写画画一辈子,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相信,我们内心的宇宙比外部的宇宙更广阔。”
事实上,如今我们一个个被困家中,“广阔”二字,恐怕也只能从内心去寻。问题是,连我们自己都没法相信的时候,怎么让孩子相信呢?
《叶限》
当时,杨志成来中国,是宣传他画的绘本《叶限》,一个据说比西方早了1000年的中国版“灰姑娘”的故事。同样是一个失去母亲的孤女,同样是在继母家中受尽欺辱,同样是魔法、舞会和金鞋子,以及国王的垂青带来的命运逆转。只不过,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仙女教母,只有一架神秘的鱼骨,可能是叶限的母亲精魂所化,也是她在世间唯一的慰藉和守护神。
我问杨志成,全世界那么多灰姑娘的故事了,为什么非要再讲一个中国版的呢?
他说,那条鱼就不一样。“鱼,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符号,象征着挣扎。一个人挣扎一生,就是要往上游走。鲤鱼跳龙门,跳过了,才算成人。否则一直往下走,成不了人。”
这本书里,几乎每一页的视觉元素,都幻化为成一条巨大的鱼的形状,叶限的翠纺羽衣,舞会的衣香鬓影……当故事发展到高潮,叶限取走金鞋,国王在后面偷偷尾随,画面是两条鱼,一上一下,一女一男,一逃一追,都是阴阳。
《叶限》最早的记录来自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与欧洲的灰姑娘故事不同,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有真实的故事原型,邪恶继母与姐姐后来的坟墓“懊女冢”甚至能找到地址。在原版的故事里,国王的贪婪最终招致厄运,大海的波浪淹没了他所有的财富,至于叶限最终的命运如何,也再没提及。当然,杨志成并没有把这些画到给孩子的故事里。
但无论如何,比起灰姑娘,这的确更像是一个从中国人灵魂里讲出来的故事。故事着墨更多的,不是国王的爱情,而是孤女的悲苦和死去的母亲冥冥之中的佑护。叶限那身华丽的翠纺羽衣,让人想到的是母亲嫁女时的深情。所以,在文前,他将这本书献给他的母亲和祖母——“被眷恋和被怨恨的母亲,被感谢和被误解的母亲”。
杨志成1951年只身前往美国,20多年后才有机会回国探望母亲,对此,他有过一段非常动人的回忆。“这是一个惊奇的事情。因为我20多年没看见母亲,回国我不知道什么感觉,也不知道我母亲会有什么感觉。电影里看人家20年没见,哭哭笑笑。那时我坐飞机回来,接飞机都不容易,家里没车子,(也)没有计程车,坐公共汽车从飞机场回到家。公共汽车站在四合院外边,离家其实很近。我母亲那时也70多岁了,她在公共汽车站等我。我是黑暗的。她就到我身边。我家里叫我Ed。她说:‘Ed,你晚饭吃了没有?’我说:‘吃过了,可是都是吃的飞机上的东西。’她说:‘我做了稀饭,有皮蛋、肉松,你今天晚上吃一点。’那么,她搀着我的手,我们就一路上走回去。好像前一天刚刚走,这一天回来,根本没有兴奋什么,好像没有出门过。”
而那时,他的父亲去世已经6年了。
发表文章232篇 获得17个推荐 粉丝4068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