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普公使的韧劲儿

作者:卜键

2019-10-15·阅读时长4分钟

89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397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民国时期,蒙俄边境的买卖城(恰克图)


在恰克图吃了闭门羹之后,普提雅廷与戈洛文被逐出的废然而返不同,他转向黑龙江水道,继续向着中国前进。不管心中怎样幸灾乐祸,穆拉维约夫总督还是赶过来热情接应,一路陪他到瑷珲,再送一程后在江上挥别。他会预测到老普到天津的情形吗?很自然,但大约不会多讲,看到公使大人的一意孤行,再多说就显得居心不纯了。倒是老普对他说了不少,其中有一句被穆督记了下来,大意是:与日本人打交道,要比与中国人打交道愉快得多。

普提雅廷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待了几天,会见了随后抵达的美国派赴黑龙江的商务代表柯林斯,然后换乘“亚美利加号”(即穆督刚刚购进的那艘蒸汽轮船,又译作“美洲号”),由海路前赴中国。柯林斯实在是一个好奇心重、笔头也勤的家伙,记述了这个港口城镇的河道、港湾、流速乃至地貌与土壤情况,还欣喜地发现四艘来自美国的商船。他在书中也记下普提雅廷起航的情形:

7月12日,星期日。中午12时温度80度。天气晴和,有海风。海军上将普提雅廷和随从人员登上“美洲号”轮船。13日早晨,“美洲号”轮船起航。科萨克维奇省长和随从人员登上“阿穆尔号”轮船护送那位海军上将入海。岸上的炮台为此鸣炮致意。美国船上悬旗庆祝。两只轮船向河的下游行驶,鸣炮回礼,最后消失在突出的海岬和角堡的后面……(《西伯利亚之行》第273页)

与5年前担任赴日公使时率领一支舰队不同,老普此次辗转赴华,所乘仅此一艘轮船,还是拜穆督的慷慨借予。穆拉维约夫曾向皇弟康士坦丁亲王表示会全力支持使团,“我甚至准备亲率一百名哥萨克护送普提雅廷到中国,即或我不参加谈判也无妨”,但也只是说说而已,实际上连一艘护卫舰也未派。老普心知肚明,仍坚定地前赴中国,茫茫大海,一叶孤舟,吾往也。

文章作者

卜键

发表文章16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96人

国家清史专家、金学研究专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改变世界的人

2019诺贝尔奖

782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