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麦
2019-08-07·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78个字,产生5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旅行团乐队
在这个夏天,一档音乐节目成为了很多人的焦点。乐队在节目的包装和媒体的放大之下,或多或少地变了样子,尽管如此,这款主打青春与怀旧的节目,仍能引发不少共鸣。它让很多人重拾旧日的情愫,也目睹着年轻一代的新姿态。
回看中国乐队的现场,总能看到一些时代的烙印,它是一代人的成长史,也承载了他们的青春期。这是一套与精神表达有关的“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些狂欢和忧伤,会从舞台周围辐射到他们的生活,最终凝固在记忆的最深处。
与音乐有关的记忆,有时不只是音符。在一次酒局上,李亚鹏偶然讲起了自己在1993年的时候把唐朝乐队带到新疆演出的经历,他说那次经历源于自己第一次看到摇滚乐的现场。1990年时,戏剧学校给了新疆的学生一些入学指标,李亚鹏和几个同学乘坐一辆绿皮火车慢慢悠悠地开往北京,此刻的他们就像是被命运选中的孩子。一路上,同行的人一直在唱歌,他们唱了崔健的《一无所有》和《花房姑娘》,这让年轻的李亚鹏感到有些自卑,因为他是这里唯一的工科生,他不会唱歌。
入学后,一个师姐带着他去了当时的外交人员大酒店看演出。他说,我当时想象不出来摇滚演出是什么样子的,更不会想到那一晚彻底改变了自己。当他和人站在楼梯口聊天时,楼下的演出开始了,前奏声响起,便顺着那声音走过去。一个台阶接着一个台阶地往下走,在今天回忆起来,仍旧非常有镜头感,先是看到了舞台上人的脚,慢慢地,眼前出现了他们的样子,四个穿着黑衣的长发年轻人站在台上。“用一种我从未听到过的声音征服了我。”他说,“如果用一个形容词去形容我当时站在台下的感觉,就是毛骨悚然。”李亚鹏觉得那是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唐朝乐队的音乐里有很多新疆元素,当他得知乐队曾到过新疆采风,本能地有了一种冲动,想请这支乐队去新疆演一次,让当地的年轻人感受到这种声音。
在摇滚乐尚未被大众接受的年代,乐队就像是个畸形的物种,每当有长发、黑皮衣的人从街上走过,就会招致鄙夷的目光。1997年,高中生程晓亮骑着自行车逃出晚自习教室,来到了北三环某个酒店的地下一层,因为他听说这里即将上演一场摇滚乐的演出。在那个密闭的会议厅里,四周占满了来自城市各地的人,从穿着上依稀可以辨别出他们的职业和收入,尽管这些人形形色色,但是眼神中却充满了相似的好奇与期待。
发表文章231篇 获得33个推荐 粉丝2331人
沉迷于对抗中年危机的美食作家,对groove着迷的音乐编辑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