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江涛
2017-08-02·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344个字,产生16条评论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79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文学、哲思、博物和行旅
528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林安划线
12-13 23:15
惠特曼同样领悟到近千年前一位中国作家的感受:“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2-13 23:12
面对荒蛮的大自然,生存能力之外,更需要一份独而不孤的心境。
对惠特曼的描述不会陌生,但那确乎属于绝对的闲散与漫游,属于无所事事的孩子与老人,属于一双发现的眼睛。
12-13 23:10
当你在商业、政治、交际、爱情诸如此类的东西中精疲力竭之后,你发现这些都不能让人满意,无法永久地忍受下去——那么还剩下了什么?自然剩了下来;从它们迟钝的幽深处,引出一个人与户外、树木、田野、季节的变化——白天的太阳和夜晚天空的群星的密切关联。”尤其对于经历内战与死亡不久,对于一个半身瘫痪了三年多的人来说,更是如此。离开社会,返回伟大、寂静、野性、接纳一切的自然母亲那里,整个人将得到平复与治愈。
他也受到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强调万物统一,一切都是宇宙的缩影,人的直觉可以直接抵达真理。在《我自己的歌》中,惠特曼便带着泛神论的色彩写道:“我相信一片草叶所需费的工程不会少于星星,/一只蚂蚁、一粒沙和一个鹪鹩的卵都是同样地完美,/而蛙也是造物者的一种精工的制作,/藤蔓四延的黑莓可以装饰天堂里的华屋,/我手掌上一个极小的关节可以使所有的机器都显得渺小可怜!/母牛低头啮草的样子超越了任何的石像,/一个小鼠的神奇足够使千千万万的异教徒吃惊。”
12-13 23:09
还是他在1877~1881年所写,后来收入《典型的日子》中的自然笔记。
12-13 23:08
他对自然的书写同样自觉:“美国诗人们要总揽新旧,诗人的精神要与国家的精神相适应,诗人要体现国家的地理、自然生活以及湖泊与河流。”
trudy划线
10-28 16:17
离开社会,返回伟大、寂静、野性、接纳一切的自然母亲那里,整个人将得到平复与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