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台菜:迷恋古早味

作者:曹玲

2018-04-09·阅读时长12分钟

496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281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阿霞饭店第三代接班人吴建豪(于楚众 摄)

在询问《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时,他也对阿霞饭店赞不绝口。他曾在微博上写道:“台湾行最好吃的一顿:台南阿霞饭店果然名不虚传。我点的六人套餐,几乎每一道都有惊喜,最难忘的还是红蟳米糕,有点类似泉州的萝卜饭,糯米花生虾仁香菇配上膏肥肉满的海蟹,吃得舌头拌蒜。”


阿霞饭店的招牌红蟳米糕(于楚众 摄)

台南的阿霞饭店是一家重量级的店,魅力大至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均亲自光顾,吃完还拍照留念。饭店入口处,挂满了各类名人的合影。

1959年,吴锦霞创建了阿霞饭店,最初只是一个小食馆,并没有名字。大家“阿霞、阿霞”地喊,后来变成了阿霞饭店。1967年的一天,林语堂来此就餐。回台北后,林语堂写道:“这种海鲜,台北是吃不到的。阿霞是小食馆的女主人。她的螃蟹之肥厚蟹黄,我们就没看过,看来盘中物就像咸鸭蛋,听说是自己养的。她的甲鱼鳖裙之厚可二公分,也是我没吃过的。她的明虾,肉白而嫩,有龙虾之香而味胜龙虾。天下竟有此奇珍,不可不记。”

1983年,阿霞饭店迁到目前所在的忠义路二段,下面是餐厅,家里人住在上面。目前饭店由32岁的第三代吴建豪掌厨,他戏称为“不愿接受的真相”。吴建豪在此出生,现今依然住在这里。他早就明白,作为长子长孙的自己,早晚是要接班的,职高便读了餐饮专业,本来想学比较时髦的西餐,无奈考虑到肩负的接班重任,便去高雄餐饮大学学了中餐。

2011年,掌厨的叔叔忽然不做了,25岁的吴建豪便接掌了厨房。因为经验不足,之后经历了一段相当混乱的时期。“前两个月,的确不太好吃,尤其难度较高的炒鳝鱼。”曾有客人外带回家,打电话来破口大骂,只好道歉退钱。吴建豪说,刚开始听到批评,年轻气盛的他想说“要不然,你自己来做”。待到平心静气之后,还是要回头检讨自己,把烹饪细节、步骤写下来,重新尝试改进,“否则客人不会再来”。

到如今,他已经挑起了阿霞饭店的担子,“没有丢阿霞的脸”。


阿霞饭店的熟肉拼盘,摆满了乌鱼子、虾枣、猪肝卷、粉肠、蟳丸和泡菜(于楚众 摄)

红蟳米糕

阿霞饭店是传统的古早味台菜餐厅,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红蟳米糕。

闽南人称糯米饭为米糕,米糕可咸可甜,小孩满月有赠送咸米糕和红蛋之习俗。红蟳则是价格昂贵的一种梭子蟹,产于红树林等淡海交接之泥沼处,味道鲜美,台湾人认为丝毫不逊色于大闸蟹,民间习惯用麻油炒红蟳作为产妇的滋补膳食。台湾人喜爱红蟳,因为红蟳的体型和两只大鳌看起来像“元”字,蟹壳又称为甲壳,有“举甲”之征,故以红蟳米糕象征抡元(科举考试第一名)之兆,出现在婚宴喜庆场合,祈求“功成名就、独占鳌头”。

在后厨,吴建豪拿出一只硕大的红蟳,抓住身体,把蟹壳边缘放在桌边顶住,随后用力一拍,便把整个蟹壳退了下来。他用剪刀去除腮、口器等部位,修掉蟹壳扎嘴的边角,把橘红色的蟹黄拨弄出来,显得更加丰腴。

文章作者

曹玲

发表文章42篇 获得19个推荐 粉丝355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为什么别人都过得比我好?

朋友圈焦虑与局外人困境

1466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