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为了这个岛屿而感动

作者:张宇凌

2018-02-28·阅读时长26分钟

54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234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张宇凌)

向往之情缘起

来到台北,很难真正感受台湾是一个岛屿。台北的人口密度为9713人每平方公里,高过北京,至今是世界第二。建筑面貌上既有101那样的摩天高楼,也有日据时代的文化瓦平房。夹杂着大量的五六层无电梯的水泥公寓,外表铺着“二丁挂”(丁挂为日本人留下的模具单位,二丁挂是指宽度为6厘米,长度为其两倍的瓷砖),大多有20年以上的年头。阳台虽然有时候是唯一的光源,也被密密麻麻的植物完全遮挡,老台北人的家总是偏阴暗,难见天空。台北不可能不美丽,它的混血基因里最主要的两种缔造者——殖民者和逃亡者,都会将最理想的文化移植过来,制造它并无沧海相隔的错觉。我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正坐在凝聚了这二者精华的紫藤庐里。这里从1921年开始为日本官宅,1950年转为国民党“财政部关务署署长”周德伟教授的家。周是哈耶克的门生,《自由宪章》的译者。1975年周赴美后此处转为茶馆。

整个台湾大学周边的街区都是这样的,很多日式院落还是校产,往往曾经是民国知识分子过海后的故居,又有一些被改造为咖啡茶馆和小店。我在台北的家就在这一带。世界每个都市都有这种文化盆地,深陷进历史的阴翳,古意盎然,情调高雅,人精会聚,房价冲天,住久了就有在巴黎左岸六区家里同样的感觉。

文章作者

张宇凌

发表文章4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745人

艺术与考古学系博士, 艺术史学者、作家,著有《竹不如肉—西方艺术史上的权力和身体》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武侠片已死?

从胡金铨到徐克

104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