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5·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15个字,产生26条评论
(文 / 张新民)
( 在小镇达濠,时光仿佛停滞不前 )
明万历年间,潮州乡贤林熙春在《感时诗》中描述了商业的开拓对当时潮人饮食的影响:
瓦陈红荔与青梅,
故俗于今若浪推。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4795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随味觉悸动的时代
127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杜里划线
02-13 09:11
杂咸类:菜脯、咸菜、乌橄榄菜、白糖贡菜丸饼类:牛肉丸、牛肉饼、鱼丸、鱼面、鱼册主菜类:红炖鱼翅、鸡茸咸官燕、明炉烧响螺煎烙类:蚝烙、秋瓜烙、佃鱼(龙头鱼)烙汤菜类:胡椒猪肚汤、清醉竹荪汤、益母草汤火锅类:牛肉火锅、杜龙(蛇鳗)火锅、鹅肠火锅鲜鱼类:生炊鲳鱼、红焖乌耳鳗、半煎煮乌尖鱼虾蟹类:生炊膏蟹、豆酱焗蟹、沙虾炒吊瓜(黄瓜)干货类:鱼胶、宅鱿、墨脯、乖脯(河豚干)羹菜类:七样羹、大菜煲、猪肉苦瓜煲、炒芥蓝水果类:潮州柑、林檎、青皮梨、木仔(番石榴)贝壳类:薄壳、月姑(西施舌)、血蛤、车白调味料:鱼露、沙茶、南午(咸土柠檬)、南姜茶饮类:潮州工夫茶、凤凰单枞茶、普宁炒仔茶糖饼类:朥饼、腐乳饼、
在海内外潮人的心目中,最具潮汕味道的这类饮食大概有下面这些:卤水类:卤狮头鹅、隆江猪脚、卤豆干鱼饭类:巴浪鱼饭、红肉米(蓝蛤肉)、冻大红蟹腌制类:咸膏蟹、腌虾姑、咸厚尔(腌小鱿鱼)主食类:白糜(粥)、糇饭(捞饭)、番薯糜面食类:炒粿条、爱西乾面、炒糖醋面小吃类:猪肠胀糯米、水晶球、老妈宫粽球粿品类:鼠曲粿、甜粿、鲎粿、菜头粿甜品类:羔烧白果、甜番薯芋、甜姜薯
02-13 09:10
历史上潮州人广布于世界各地,新中国之后,由于地理隔绝和社会隔绝,各自生存发展,造成了族群文化的多样性,最终呈现出潮汕本土、香港和南洋三种风格不同的潮州菜流派。潮菜这种在本土之外出现的多流派现象,在其他菜系中是极其罕见的
StMrDO划线
01-12 14:17
潮菜的很多菜品及调料,是与闽南菜共有或者大同小异的,如蚝烙、生腌咸蟹、古法蒸鱼、沙茶酱等;潮菜的很多特点,如善烹海鲜、重汤轻油、崇尚清淡、注重养生等,也同时是闽南菜的特点。
StMrDO划线并评论
01-12 14:13
红头船
186*****219划线
10-30 22:02
潮菜的很多特点,如善烹海鲜、重汤轻油、崇尚清淡、注重养生等,也同时是闽南菜的特点
10-30 22:01
197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当地大饭店的名厨整理出版一套6册的“菜点选编”丛书,没有把潮州菜汇编到《广东菜点选编》一书中去,而是与福建菜合编为《福建潮州菜点选编》。说明在专家名厨的眼里,潮州菜反而与闽菜存在着更多的共性。
10-30 22:00
在香港,传统的转口贸易被称为南北行,集中在上环文咸东街与文咸西街
10-30 21:59
其中清乾隆四年(1739)由潮州商帮和漳州商帮共同建立的闽粤会馆,是天津市最早设立的会馆。潮州商帮在苏州上塘设立的潮州会馆则以规模著称,在苏州历史上所有260座会馆公所中仅次于全晋会馆而列第二位。
10-30 21:58
中山大学的蔡鸿生教授在《清代苏州的潮州商人》一文中说,清代有三种潮州货饮誉大江南北:一是“潮白”,也就是潮州出产的白糖,见张德彝《四述奇》卷十五;二是“潮蓝”,扬州染房使用的蓝色染料,即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一所记的“蓝有潮蓝,以潮州得名”;三是“潮烟”,即刘鹗《老残游记》第五回描述的“兰花潮烟”,是用泽兰子拌制而成,专供吸水烟之用的皮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