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CREATIVE
今天·阅读时长3分钟
2025年4月2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深圳西昊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推动下,“改善坦桑尼亚教师工作环境捐赠仪式”于桑给巴尔岛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中坦建交61周年为背景,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主题,向坦桑尼亚大陆及桑给巴尔地区教师捐赠数百余套价值超10万美金人体工学座椅及相关物资,旨在通过改善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环境,缓解当地教师结构性短缺危机,推动教育公平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坦桑尼亚代表,桑给巴尔相关政府机构领导,中国驻桑给巴尔总领馆总领事李强华以及西昊智能董事长罗慧平、西昊智能亚非拉区总经理陈卓等人出席该仪式。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桑给巴尔岛,融合非洲、阿拉伯、印度和欧洲文明的千年古城,当下却面临着严峻的教育挑战。据坦桑尼亚相关政府部门监测数据显示,该地区幼儿园至中学阶段存在816名科学教师缺口,其中物理教师短缺259人,数学教师缺口达430人。这种结构性短缺导致坦桑尼亚多地的学校教学表现持续低迷。
"教师流失率,这不仅是教育危机,更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挑战。"西昊智能董事长罗慧平在捐赠仪式上指出。作为捐赠主体的人体工学座椅,能有效缓解久坐疲劳,其可调节功能适应不同体型教师需求,凝结着西昊智能对教育工作者的人性化关怀。罗慧平强调“西昊捐赠的不仅是座椅,更是对教师职业尊严的系统性守护。作为深耕行业14年的人体工学专家,我们始终相信,改善工作环境不是成本支出,而是对人类创造力的长效投资。”
西昊智能亚非拉区总经理陈卓表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非合作,建设大量基础设施。坦桑尼亚作为重点伙伴,与中国在多个领域深度合作,共享发展成果。西昊捐赠人体工学椅以改善坦桑尼亚教师工作环境,致力于通过创新设计提升全球工作健康水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坦桑尼亚代表Dr. Faith Shayo从全球视野阐释项目意义,这项合作通过教育推动社区发展,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桑给巴尔地区通过政企协作优化教育基础设施,助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国际伙伴关系网络建设。
在哈努马卡梅中学的教育设备捐赠移交仪式上,桑给巴尔教育和职业培训部长Mussa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西昊智能此次改善师生教学环境并提升教育质量表达了真挚的感谢。他强调桑给巴尔政府正推进教育改革,加强学校现代化建设,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对保留优秀师资、提升教学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
座椅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无声见证者与健康守护者。从农耕文明到智能时代,座椅的形态与功能始终映射着人类对舒适与健康的追求。在中华文明早期,席地而坐是礼仪与文化的象征。工业革命后,座椅设计转向实用性与规模化生产。包豪斯运动催生了钢管椅等现代设计,强调功能主义与大众化。21世纪以来,互联网与智能技术赋予座椅新使命:从“工具”进化为“健康伙伴”。久坐引发的腰椎问题成为全球性挑战,西昊人体工学椅应时而生,以科技重新定义座椅的价值。
西昊的使命始于对久坐危机的洞察。其研发的BM动态追腰系统通过捕捉人体运动轨迹,实现腰靠的实时自适应调节,打破传统座椅“静态支撑”的局限。这些技术不仅缓解疲劳,更将座椅从被动承重转变为主动健康管理工具。
迈向虚拟世界,座椅的角色或将进一步升华。西昊提出“生命保障舱”概念,集成心率监测与健康预警等多重功能,试图在虚实交融的未来构建健康防线。这一探索不仅延续了座椅“以人为本”的本质,更呼应了文明演进中人类对自身价值的永恒关注。从席地而坐到动态追腰,座椅始终是文明的镜像。西昊以科技创新守护现代人的脊柱,在历史长河中刻下属于这个时代的健康印记。
从深圳研发中心到桑给巴尔教室,这场横跨印度洋的捐赠行动,映射着南南合作的新范式。西昊自创立之初持续投入教育公益,先后向中国江西、广东等多地学校捐赠学习设备,此次将公益版图延伸至非洲,标志着其“健康科技创新”理念的全球化实践。正如罗慧平所言:“在逆全球化暗流中,我们更需筑牢文明互鉴的桥梁。当企业社会责任与教科文组织的消除教育贫困使命同频共振,就能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人文动能。”
捐赠仪式特别设置传统舞蹈表演环节,舞者身着传统服饰,以肢体语言演绎桑给巴尔的文化交融。这恰与捐赠仪式的深层逻辑形成呼应:正如石头城的建筑凝聚多文明智慧,教育发展同样需要全球协作。
随着最后一批捐赠设备落地非洲,桑给巴尔岛的教师们即将迎来教学环境的历史性升级。这座见证人类文明交融千年的石头城,如今正谱写南南合作的新篇章——用科技温度守护教育尊严,以科学设计托举文明未来。
发表文章14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