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道路与国家:滇藏路上的大历史

作者:李伟

2018-02-25·阅读时长41分钟

108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0585个字,产生3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1928年6月20日,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中)在云南探险中与当地人合影 )

天堑与通途

由滇入藏之路在民族学和人类学意义上称为“藏彝走廊”(因其恰好处于藏族和彝族的聚集区域之间)。走廊的西部是青藏高原与西藏文明;东部是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由长江连通中原汉文明;向北则通达甘、青、河套地区,与北方游牧草原文明衔接;向南则呈扫帚状扩散到东南亚。这条道路不仅连接了西藏、云南两大边疆区域,也是一条沟通东亚各文明的天然通道。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难走、最复杂的道路。西藏高原举世无双的海拔高度,使其与周邻地区之间形成了巨大落差;同时,高原边缘地带的地貌特性和气候差异,又在微观上增强了其与周邻地区交往通行的难度。藏学家任乃强在1941年出版的《康藏史地大纲》中写道:青藏高原“兀立亚洲中部,宛如砥石在地,皆作峻壁陡落之状,尤以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相接之处,峻坂之外,复以邃流绝峡窜乱其间,随处皆成断崖促壁、鸟道湍流。各项新式交通工具,在此概难展施”。

文章作者

李伟

发表文章20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535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最美的滇藏线

地貌奇观背后的历史秘境

144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