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星云
2021-11-29·阅读时长2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074个字,产生5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刘峥和老吴带我去巡山。此时我跟着刘峥从武夷山的山间小道向山上爬,我已经满头大汗,像洗过了澡一样。老吴扛着一柄竹编的扫帚,早就一溜烟向山上走远了。刘峥牛仔裤、布鞋,只穿了一件花格衬衫,此时他点起一根烟,一边等着我追上他,一边蹲下来抄起路边的一把土。“你看,刚才咱们在山脚下看到的洲茶土壤是河流的细沙,但现在路边的土壤变成了红色,并且还有很多细小的岩粒。很神奇,咱们越向山上走,土壤表面的岩粒就会越大。这就是武夷山丹霞地貌的特点。”他说道。
谷雨前的武夷山并不暖和,连续的阴雨天让每日最高气温只有十几摄氏度,一阵清风徐来,树上的春花散落到长满青苔的石阶上。汗流浃背的我停下登山的脚步,试图调整呼吸,大喘了几口气,花香、新鲜植物的气息,以及雨后落叶发酵的味道,它们在冷暖空气的碰撞下混合,一起进入了我的整个鼻腔,喉咙顿时反上来一阵冷静的甘甜味,让我重新有了力气。今天一上午都没有雨,所以我们才决定上山转转。刘峥28岁,现在经营着一家岩茶茶厂,他的父亲刘锋是第一代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老吴50岁左右,左腿有些瘸,在武夷山脚下的星村开一家钟表修理铺,从小就和刘锋一起玩,有着老顽童般的性格,经常来刘锋的茶厂帮忙。刘锋家在武夷山的正岩产区拥有将近100亩的山场,我们要去的并莲峰茶区就在他们家茶厂背后的山上。山间小路旁,湿度非常大,我们没有看到多少茶园,更多的是郁郁葱葱的植被。快到山顶时,才出现了一小片茶园,茶园里散落着几排茶树,稀稀疏疏,并不像传统意义上茂密整齐的茶田,看上去枝干单薄,茶园紧贴着一块巨大的岩石,旁边一条小溪从高处落入岩缝中,溪水很弱,落水的声音被巨岩吸收掉了,并没有打破山林中的宁静。刘峥蹲下来仔细观察茶树新芽,随后告诉我,这片茶田是1995年种下的老枞水仙,因为在山涧中,一天只能受到3小时的阳光照射,因此茶树枝干一直长不粗。这片茶田每年能产成品茶3斤,年年被他的客户预订光,所以并不零售,售价每斤3万元。
发表文章19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30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