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读小秘书
2021-07-29·阅读时长3分钟
三联中读的朋友大家好,我是卜婷。很感恩,在今年八月份,有机会以陪伴营的形式跟你一起体验冥想的美。或者说,是在冥想中,体验到你生命的美好和价值。这个历程有27天,我们基本是隔天就会以视频或音频的方式共修,这样密集的体验是为了让我们有一个沉浸式的氛围,可以在社群的陪伴下,培养成冥想的习惯,而这样的坚持就能让我们开始体验到长期练习冥想的效果。
冥想到底是什么呢?
这是个非常迷人又复杂的问题。光是回答这个问题就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啦。在我自己的体验中,冥想就是一种练习如何去爱的习惯。只有当你对自己足够在乎,你才会愿意每天花时间以这样的方式去照顾自己。所以这是一种自爱。而当你可以真正爱自己了,才能够爱人如己。所以自爱是培养亲密关系、公民意识和慈悯心的第一步。而冥想,可以让这样的爱成为习惯。
卜婷组织的线下冥想体验活动
我们这次课程会涵盖东西方传统,目的是希望可以给予大家一个机会去探索哪种冥想更适合这个阶段的你。就有点像是一些餐厅里面会推出“精选品鉴菜单(tasting menu)”一样的,我会从我这些年研究过的、练习过的、来自与不同文化传统的冥想路径里面,挑选一些精华方法与大家一起学习。很多人刚接触冥想就放弃了,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我想在这次陪伴营中,分享一些身体、情绪和认知导向的冥想方法,尽量创造一个多元的、身心整合的体验。有伙伴会担心冥想做多了会变得太“仙”,会与真实生活脱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呢,因为如果冥想只是为了逃离生活,那它就是一种身心灵消费主义的不健康呈现。真正的冥想是可以帮助我们带着更有觉察的自己回到生活、回到关系中的。
我们在课程中也会强调“具身化(embodiment)”,也就是提高对身体的觉察,包括呼吸、声音、动作、本体感等等,让身体成为认知和行动之间的有效桥梁,也让冥想中的体验可以转化成生活中点滴的改变。
卜婷老师
回想起来,我自己跟冥想已经结缘二十多年了。十几岁时,当时还在初中的我,对自己是谁感到非常迷茫,没有动力学习,成绩也不好 。在偶然的机会下,开始对宗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顺利成章地接触到了一群喜欢冥想的人,开始一起探讨、练习和分享感悟。然后我就开始每天冥想,有时候就是简单地躺在地上,什么都不想,只是专注地听自己呼吸的声音,或是数着窗外的车子。慢慢地,我的感官开始打开,平常看起来完全不起眼的东西,比如一片柚子、一张照片、甚至菜市场的气味,都充满奥秘和生命力。这让我感到无比的喜悦,好像有明灯在引领我去走得更深。这种强烈的生命力,激发出我对自己、对身边的人、和对世界的好奇心。自然而然地,我爱上了学习,考试再辛苦我也不介意,因为我不再害怕压力,在学校成绩也就好了很多。更重要的是,那段经历让我体会到,意义感不是一种打鸡血般的使命宣言,而是每天对生命那种无理由的热爱,和与自己、与人、与社会的亲密状态。我分享这些不是为了传播“冥想成功学”,因为那是种本末倒置的幻想。我想表达的是,冥想是窥探生命本质、发现真我的其中一种路径,而如果你愿意投入的话,说不定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发现哦。
冥想的状态其实并不神秘,它就是心无旁骛地,寻觅面前一朵小花的暗香、听听自己内心那些微小的声音说话、感受地面贴着我脚底的支撑感……这些我们本来都懂,只是因为成长过程中某些信念和学习到的习惯,把这些原来就有的本能忘记了。练习冥想,不像是在逼迫自己健身练肌肉、不是为了让自己更优秀或成功。冥想,就是当你对自己足够在乎的时候,愿意给自己每天创造的一些小空间,来探望一下自己,唤醒心中对无条件喜悦的记忆。在我们这里呢,没有强迫,只有允许。在这里,你不需要努力奋斗,更何况冥想不是一个你去努力奋斗就能“做得更好”的事情。冥想的关键是轻盈,轻盈得连你身上所有强迫性的力量都可以松一口气。
希望我们有机会一起来体验这种轻盈、允许和喜悦。也期待在八月份,我和你,还有你和你自己的相遇。
发表文章29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9186人
中读课程打卡规则官方发布账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