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琪
2017-04-26·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924个字,产生22条评论
发表文章49篇 获得8个推荐 粉丝1635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印度大吉岭的滋味传奇
420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慧慧划线
08-12 20:25
它意味着,大吉岭茶生产区域的地理条件、自然气候、制作工艺和流程,都被看作对它的独特风味有所贡献,并且受到尊崇和保护。 具体到我们在大吉岭所看到的,是政府认定的87个茶园,有着各自的小气候与不同风土。这些茶园传承历史明晰,100多年来加工工艺基本没变,使大吉岭成为红茶制作中传统方法(Orthodox)的典范。
现在又经过了5年的过渡期,以后欧洲茶叶公司要想使用“大吉岭”的商标,必须保证是纯粹的大吉岭茶。如果是含有大吉岭的拼配茶,必须标明大吉岭茶的具体比例,否则将违法。 受到保护的“大吉岭”的商标只能用来特指在大吉岭指定地区生长、加工的茶。这些加工工厂必须位于受认定的茶园内,并且除包装之外的所有加工环节(采摘、干燥、制作)都必须遵守规定的制作流程,在认定的区域内完成。这相当于大吉岭茶在自己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欧盟,获得了与法国香槟一样的保护待遇。
08-12 20:24
2007年11月,印度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申请,要求“大吉岭茶”像法国香槟产区、欧洲的一些奶酪产区一样,获得在欧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保护。这份申请受到了欧洲茶叶委员会中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英国代表的激烈反对。欧洲茶叶委员会的一些代表甚至认为,“大吉岭茶”的名声是被欧洲茶叶拼配公司树立起来的,而不是大吉岭的茶园工人和制作者们。经过5年的激烈斗争,“大吉岭茶”于2011年骄傲地成为受到欧盟地理标志保护的首个印度产品。
1957年印度通过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以及1999年的《商标法案》,确认了“大吉岭”词汇和商标的知识产权。不同国家和地区如果要使用大吉岭商标,必须按照它们和印度之间达成的具体商标协议来执行。2004年“大吉岭茶”成为印度首个受到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 但这只是印度走出的保护“大吉岭茶”品牌的第一步。
08-12 20:23
分布在大吉岭山区的87家茶园,越来越强调自己的独特个性。大吉岭的茶叶产量,一年不到1万吨,占印度全部产量的1%也不到,美誉度却在印度无茶能比。这些小而美的茶园,平均每家年产量100吨左右,每家都有自己的制作车间,从而能把握从种植到加工的每一个环节,来形成独特的味道。大吉岭逐渐成为世界爱茶者的探访之地,人们试图去了解每一个茶庄的历史与制作工艺,去体会喜马拉雅那神奇的立体小气候,在追寻最好的过程中,加深对一杯好茶的理解。 而大吉岭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与印度政府近年来持续的“原产地保护战”不无关系。印度茶叶局希望消费者能放心地喝到纯粹的大吉岭茶,而不是被西方茶叶公司打着“大吉岭”名头的拼配茶所
08-12 09:34
了解红茶如何在那里被大量机械化生产,从而满足人们对多种含有红茶的饮品的需求。 而大吉岭对于印度茶产业而言,完全是个意外。它起源于工业化的意图,却并不驯服于工业化的宗旨。喜马拉雅山区立体性的气候与丰富植被,将茶园滋养成一个个性格鲜明并且在不断成长变化的个体。这种反工业化的气质,使印度在大量供应标准化红茶的基础上,有了一颗攀上皇冠的明珠,大吉岭被称为“红茶中的香槟”。
08-12 09:33
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人进一步发明了CTC机器。CTC是三个步骤的简称,将萎凋后的茶叶一次性压碎(crushing or cutting)、撕裂(tearing)和揉卷(curling)。经过CTC粉碎的叶子成粉末状,不需要再特意花时间进行氧化。茶叶易泡、味道强烈,为茶叶加工者带来巨大的市场。人们生产茶包、混合型商品、冰红茶、速溶红茶等散装产品时,需要的就是CTC红茶。今天,全世界90%以上的红茶是CTC红茶。使得大量消费红茶成为可能。阿萨姆如今拥有3.45亿亩茶树,753个茶厂每年生产64万吨茶叶,占印度年产量的一半以上。从全球来看,产自阿萨姆的茶叶占到13%。我们有一路记者去到阿萨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