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南方大水,何以成灾:我家住在长江边

作者:张从志

2020-08-01·阅读时长5分钟

176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13个字,产生2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九江湖口县流芳乡,消防队员运送受灾乡亲们返回家中(黄宇 摄)

今年7月下旬,多地宣告出梅后没过几天,雨带再次南移,笼罩在了长江流域上空。

7月25日,暴雨袭击了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城区陷入一片汪洋,造成5人死亡1人失联。在江西、湖北、安徽等地,许多民垸、圩堤已经紧绷到了极致,人们在破堤和守堤之间犹豫不决。此时,长江3号洪水已经在上游形成,对无数防汛人员来说,新一轮考验即将到来。

发了疯似的梅雨当然是这场洪水的直接肇事者。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今年6月以来,长江流域的累计降雨量为近60年同期最多,在不少地方,降雨甚至突破了历史极值。通过研究近100年来的历史气象资料,气象和水文专家们的确发现,梅雨与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关系十分密切。这100多年里,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的年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入梅很早,梅雨期特别长,比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今年也不例外。

其实除了一些特殊的年份,在江淮一带生活的人每年都要经历梅雨,习以为常。它通常在6月上中旬到7月上旬末之间,因为正值江南特产梅子成熟之际,这段时间的降雨被称为梅雨。不过梅雨还有个别名,叫“霉雨”,那是因为这段时间阴雨连绵,湿度大,气温高,衣物和食品容易霉烂。梅雨区里生活的人大概都有衣服许久不穿,过段时间拿出来后上面已经长了毛的经历。这是梅雨给南方人留下的记号。

文章作者

张从志

发表文章66篇 获得25个推荐 粉丝315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我家住在长江边

南方大水,何以成灾

1385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