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作者:尘埃宇宙

2018-09-29·阅读时长2分钟

415人看过

今天出门,在发觉起风那会,也才记起秋已过半……趁着这爽朗秋风,决心将两三年前那个脾气火爆的人唤回来一小会,好以本来的面目对这座即将离开的城市作告别,也不枉当初的满腔热血期待。

先说会南京吧……


在南京这两年多,说实话,除了上博物馆与书店遛弯的当下,我有动过“南京真好”的心思外,其余时间都不觉着这地方跟我以后的人生会有多大的牵连,甚至乎常跟舍友吐槽“南京地邪,不宜久留”。插科打诨时,我会说,这是因为南京的天气——天知道那年的“雨夹雪”下得有多让人绝望,还有除却夏季,皆是半个月起跳的蒙蒙细雨跟挥散不去的浓重湿气。其实那会,是因为对南京保守的城市氛围与人心浮躁之间的矛盾共存,觉着心累,不管是对人,对事,还是对物,我都不喜欢模棱两可,中间虚晃的状态。


站在南京这座城的立场来看,厚重的历史不能忘,站在城里居民的立场来看,“确实如此,可我也想要花花世界的七彩霓虹”,当这座城的规划发展、经济建设与城里的人出现矛盾,谋求出路的人开始进入低阶段“套路模式”,与其打交道,他们的一招一式没个出处,结果也多让人灰心,到底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用诗、梦、远方包着颗金蛋。


以往,也稍稍溜达过些地方,我固执地认为这是中国所有中小型城市的通病,便想着怎么着也得往一线城市走,起码它就“利”字当头,以“利”裁人,规则摆在那,简洁明了。所有入局的玩家谨遵规则而行,情感难以被触及。在当时,我还矫情地觉着自己成熟了,想要到成熟的环境里玩成年人的套路,后悔把好好的学习基础给扔了兼并嗤笑那些年的年少轻狂——不服规规矩矩的约束,离家出走去拉萨,逃学去大连啊,一天三本游记,坚信远方与真性情啊,以李敖的狂为标杆,对比尔盖茨、韩寒辍学的牛掰深信不疑啊……想想那会也是好笑,我竟觉着自己定能很好地适应高速运转的社会,只要它规范化,功利化得绝对,所以因着朋友亲戚多在深圳,也便选择了回这边(忍不住……被人“拐跑”的那一位,你对得起我吗吗吗吗吗吗!?哎一古,,Ծ^Ծ,,)。


现在,回来快三月了,这边除了磨光我所有的热情与期待外,我倒也没什么损失,且如上所言,这份本就以“利”出发的热情与期待,触及不到情感,这种损失对我而言,向来不是什么大事。反倒是对南京有了念想(被自己啪啪啪打脸)——我家卉卉呀(上边图里那手的主人就是她~),还记得拍这照片时,你吐槽我的十年计划时,说的话不?跟你说哈,你好像是说中了一半来着,我“养老”那一PART的,尚待考察哈~我家小菲菲呀,今年还跟你大吵一架来着,现在也觉着没啥了,你果真也还是你,都谈第N次恋爱了~我家雨昕呀,漂亮小姐姐,一定要跟那位走到最后哈,完成我的心愿,让我当一回见证全程的半红娘啦~我家小斌斌呀,你对我晚上听交响乐这事投来的小眼神,真够我笑一辈子的了~小高呀,听闻你最近又背包游去了,改天通个电,再聊聊老电影呗~


都说人十五六岁看的书给人定了性,想想吧,对书这一块,我的入门老师是古龙,然后是市面上各种游记跟旅行攻略,再接着便是毛姆、王小波、亦舒、李敖、韩寒,往后就是北岛、顾城、赵一凡,我大致觉着这呈现一种从纯浪漫——批判抒情——控诉抒情的发展趋势,这么说的话,也就我还是我~还是以前好呐,有大把的时间、大把的精力去看书,现在见字就困,动脑嫌累~


噢,对,说偏了?好像是哈~嗯,就……拜了,深圳……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尘埃宇宙

发表文章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2人

夏虫不可语冰,冬梅何需恋暖

中读认证读客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