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4 总序 | 刘东老师的延伸阅读书单

作者:刘东

2020-08-20·阅读时长2分钟

46074人看过
领衔课程总序,统领课程脉络的刘东教授,在课程开篇提到了一个一直困扰着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问题,那就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现在设备如此好,经费如此充裕的大学,反而不如民国时期那些又简陋、又落后,经常发不出工资的学校,能培养出更具创造性的大师?在后续的讲述中,刘老师将为大家具体解释:西南联大如何在通识教育中贯彻既“自由”又“传统”的教育理念。

1.4 总序 | 刘东老师的延伸阅读书单

7.90MB
00:0005:45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刘东,课程接近尾声,接下来我想给大家推荐两本书,希望大家接着这个选本,能更加完整地进行延伸阅读。

西南联大国文课是一个选本,英文名为“reader”,其中已经选了很多书,如果让我另外选书,仿佛叠床架屋。所以我说两个最重要的,一个是孔子的《论语》。如果大家读完《论语》还有继续深入理解的兴趣,可以看郭店楚简、上博简《孔子诗论》等很多出土文献,还可以阅读《十三经》其他经中孔子的思想,包括《礼记》中的思想、《孔丛子》、《孔子家语》甚至是魏晋文章里关于孔子的内容。

孔子的厉害之处在于,即使不说他思想的深度,他的语言就很厉害。因为孔子的思想不像我稍后会介绍的庄子那样的充满想象、奇诡、奔放,孔子的思想是弟子记下来的,他用一句话就能透到骨子里去。

例如之前我讲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共有8个字,现在我们称之为道德黄金律。相比信一神教的人见面就问:“你信我的教和神吗?信就是我的兄弟,不信,杀!”假如有一天外星人来了,我们见面就问:“你信我的神吗?不信就杀!”坦率地说,那就是地球人的末日。既然他能来,他的科技水平就高你很多倍,不然你早去他那里了。

假定有两个外星人,他们见面但互相不认识,他们互相杀戮就会爆发星际大战。如果他们要和平共处,应该怎么办?那就需要遵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想而知孔子这8个字的力量。

孔子的语言简洁,但是孔子的语言内力非常高,大家反复咀嚼就会有所体会,比如“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不仅仅是价值观念,语言上也非常之高明。他的高明是另一种,是齐鲁的那种高明,另一种就像庄子那样是荆楚式的高明,有奇诡的想象,大胆的语言,各种各样反讽的对比。


▲ 庄子

这基本上是中国年轻人通过国文领略中国文化价值时处于两极的两部典籍。所以我在这里推荐给大家,读完这两部属于高峰的书籍,你再触类旁通读其他的书目就会相对容易些。

接下来我们就按部就班地讲。第一讲是我刚才所介绍的《论语》,讲解人是我很用功的一个弟子方麟,由他给大家深度解读《论语》。

关于《论语》我再多说一点,你们记住一句话,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代的学者都是为自己,是自私自利吗?其实不是这个意思,是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自己成仁,是培养自己的人格,发展自己的心智;而之后的学者是为人的,是为了参加高考,为了使皇上高兴,为了使资本家高兴,孔子那个时候就觉得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 孔子

所以他反复提醒大家,学是为你自己而学。既然是为自己而学,就没有“毕业”一说。你在名校读书,你会“毕业”,但是在孔子的课堂上,你是要“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什么?你一辈子,无论是“十有五而志于学”,还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你进德修业的一部分,都是“为己”的一部分,一直到“朝闻道,夕死可矣”。换句话说,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你都是在学习的。

《西南联大国文课》关于总序的所有内容就讲到这里,音频中涉及的图文可以在文稿中查看。我是刘东,感谢您的收听,再见。

欢迎转发下方海报

与更多人一起听民国老课本

走进西南联大的国文课堂

文章作者

刘东

发表文章25篇 获得35个推荐 粉丝278人

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中西书院院长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西南联大国文课

和汪曾祺、邓稼先一起读民国老课本

161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7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