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千
2020-05-06·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487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国土安全》第四季剧照
谍战剧,在戏说与真实之间
观众看剧的心态向来矛盾。若是观看如婆媳关系之类的生活剧,看客往往希望剧情荒诞,脱离人们的日常;反而是到了这种距离普通人生活十万八千里的谍战剧,观众们在看剧时又难免会发问:这样的剧情靠谱吗?
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想要通过《国土安全》(Homeland)了解美国在“后9·11时代”的反恐思路,大概无异于通过观看《007》来了解英国军情六处。说到底,《国土安全》是一部标准的美剧,它借助美国“反恐”的框架,讲述一个个吸引人而又惊悚的故事,塑造出人们习惯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英雄人物。
实际上,由美国娱乐时间电视网(Showtime Networks)制作的《国土安全》最初是作为当时即将完结的一部同样以反恐为题材的热播剧集《反恐24小时》的替代品出现的。两部剧集的制作人马也多有重合。在神剧《反恐24小时》中,主角杰克·鲍尔(Jack Bauer)在9季中总共杀掉268人,而《国土安全》的主角,由克莱尔·丹尼斯(Claire Danes)扮演的中央情报局(CIA)行动事务官凯莉·马西森(Carrie Mathison),人物则要深刻和复杂得多。
《国土安全》的观众们愿意相信,相比于诸如《007》或《反恐24小时》之类的“神剧”,《国土安全》可能更贴近真实一些。毕竟该剧的编剧和制片人之一亨利·布拉莫尔(Henry Bromell)的父亲就曾经在CIA工作,布拉莫尔从小耳濡目染,难免会把父亲的一些真实经历写进剧中。而布拉莫尔在2013年因心脏病意外去世,确实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剧的走向。
不可否认的是,《国土安全》确实展现了美国在“后9·11时代”更加积极的全球反恐战略,以及这种战略转型给全世界及其自身带来的影响。可以说,“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的国家性格。虽然实施了更加严密、积极的战略,但是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世界逐渐由单极化向多极化转变,美国在各条战线上遭受的打击更加频繁。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土安全》可以说是一部描述美国反恐战略如何失败的作品。
《国土安全》第八季剧照
整个故事从一个被恐怖分子俘虏9年的美军狙击手回国开始。这个被媒体塑造成英雄人物的尼古拉斯·布洛迪(Nicholas Brody)却从一开始就成为了马西森的怀疑对象。她怀疑布洛迪在被俘期间被恐怖分子洗脑,转而叛变,如今回国是带着恐怖组织交付的任务进行卧底。经过长达3季的叙事,人们终于明白马西森的怀疑是正确的,布洛迪确实叛变了。但是几经反转之后,他又开始重新为国效力。在这期间他也和马西森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最终布洛迪在伊朗被当众处决,混在围观群众中的马西森身怀布洛迪的孩子,痛苦倒地。而整个故事并未结束。
马西森异于常人的敏锐直觉也给她带来巨大的痛苦。原来这种所谓的敏锐直觉,先于常人的判断,来自于马西森天生的精神疾病。遗传自她爸爸的躁郁症(Bipolar Disorder)使她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同时也是她灵感的来源。她大多时候需要服用药物使自己保持清醒,有时候却要主动断药使自己恢复在患病时才拥有的敏锐直觉。
马西森并非标准的美国孤胆英雄,她在事业上有所追求,曾经担任CIA喀布尔情报站站长,多次亲自下令利用无人机对恐怖分子进行空中打击,被称为“无人机女王”(也曾因为信任了错误情报,下令对平民开火,造成当地无辜人民伤亡)。在布洛迪死后的几季故事里,观众们跟随马西森前往不同的国家执行任务:阿富汗、巴基斯坦、德国,乃至俄罗斯,都曾有过马西森的身影。
另一个让观众感兴趣的话题是,马西森这样常年处于险境的特工人员,感情生活最终能否有个着落?人们曾经看好她和CIA身手不凡、侠肝义胆的杀手彼得·奎因(Peter Quinn)的关系,结果奎因不仅为了马西森屡受重创,最终还为了挽救马西森和总统的性命而牺牲了自己。随后,剧中再也没有和马西森看起来登对的男性。虽然在故事的最后,马西森远走俄罗斯,与俄罗斯特工耶夫根尼结成伴侣,但显然并非出于真心实意。她是在利用耶夫根尼的特殊身份,继续为祖国收集情报。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3967人
喵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