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越
2020-05-06·阅读时长1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495个字,产生3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为了防止新冠病毒扩散,印度已经实施全国范围的封锁。图为5月2日,德里移动检测中心的医生正在为一名当地的小女孩进行检测
从核酸到抗体
检测,始终是新冠抗疫中的热门话题,只不过检测的对象逐渐从核酸变成了抗体。
核酸检测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医生用棉签提取病人的咽拭子,将其中含有的核酸进行体外扩增,检查其中是否含有新冠病毒的核酸序列。因为新冠病毒是RNA病毒,而RNA分子非常不稳定,在自然环境下很容易降解,所以核酸检测最好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样本运输需要时间。再加上核酸检测专用试剂盒生产不易,所以在疫情早期病人很难得到及时的检测,逼得很多医院临时修改政策,将胸片作为确诊的标准。不过,随着试剂盒生产能力的提升,核酸检测重新成为了新冠确诊的黄金标准,包括世卫组织(WHO)和美国疾控中心(CDC)在内的多家权威机构都认可了它的地位。
抗体检测同样也可以用于直接检测病毒,但它不涉及核酸,而是利用了蛋白质之间特有的相互作用力,通过抗原-抗体特异反应来探知病毒的存在。如果我们能想办法事先生产出专门针对新冠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就可以用它来检查病人体内是否存在新冠病毒了。
但是,上面这种用抗体直接查病毒的方法只是抗体检测中占比很小的一类。大部分人所说的抗体检测指的是另一类间接抗体检测,即检查人体是否生产出了针对病毒的抗体,以此来推测这个病毒的感染状况。
通常情况下,当人体遭到病毒入侵之后,便会迅速开启第一波非特异性免疫反应(Innate Immunity,也可翻译成先天免疫)进行抵抗,比如升高体温干扰病毒正常复制,或者分泌黏液阻挡病毒入侵呼吸道表面细胞等等。如果这一招不奏效,人体便会开启第二波特异性免疫反应(Adaptive Immunity,也可翻译成获得性免疫)进行抵抗,即分泌专门针对病毒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抗体来攻击病毒。
2月28日,意大利都灵市萨米亚医院实验室的研究员在查看新冠病毒样本
第一批投入战场的特异性抗体是M型免疫球蛋白(IgM),这是由脾脏内的浆母细胞负责生产的,最早在感染之后的第四天开始出现,但平均只能持续到第十天左右便会消失。我们可以把IgM看作民兵,它们虽然战斗力不强,但胜在反应迅速,能够为正规部队的大规模集结争取到宝贵的时间,这支正规军就是由免疫B细胞所分泌的G型免疫球蛋白(IgG)。IgG的特点是战斗力强,而且获胜后也不会立即消失,而是仍然会在血液里持续存在一段时间,以防同样的病毒再次来袭。我们之所以在感染了某种病原体之后便获得了免疫力,原因就是IgG。
如果上述感染过程对于新冠病毒也适用的话,理论上我们就能开发出一种抗体检测,既能测出一个人是否正在被感染(IgM+),又能知道他此前是否曾经被感染过(IgG+),甚至还能预测他未来到底会不会再次被感染(IgG+),可谓一箭三雕。相比之下,核酸检测只适用于“现在进行时”,对“过去时”和“将来时”都无能为力。
对于新冠病毒来说,抗体检测的优势更加明显。一来疫情早期核酸试剂盒产量不足,很多国家只有症状明显的病人才能获得检测资格,导致很多轻症患者一直到痊愈之后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被新冠病毒感染了,更不用说那些无症状感染者了。二来这个病的传染性非常强,虽然世界各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防控措施,疫情仍然有失控的危险,于是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群体免疫上,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来保护高危人群,并降低疫情对经济的伤害。但这么做首先必须知道病毒的扩散程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人群中广泛开展抗体普查。
今年3月18日,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在网上公布了第一套新冠抗体检测方案。该医学院的病毒学家弗洛里安·克拉默(Florian Krammer)和他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和新冠病毒表面突刺蛋白很相似的蛋白质,其在实验室条件下比突刺蛋白更加稳定,更适合作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的底物抗原。这是最古老的抗体检测法,其优点是准确性高,不但可以测出抗体的有无,还可以测出抗体的浓度,缺点是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耗时较长,不太方便。于是很快又有人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测流检测法”(Lateral Flow Assay,以下简称LFA),此法有点类似怀孕测试棒,优点是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只要10分钟左右就可以出结果,缺点是不能定量,只能定性,准确性也不够高,比较适合散发到民众中用于大规模抗体快速普查。
英国政府最先做出了反应,早在3月底便订购了350万个基于LFA技术的新冠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他们之所以着急做抗体普查有两个原因:一来英国是第一个公开尝试群体免疫政策的国家,他们很想通过抗体普查知道这个政策是否可行;二来英国也是最早提出“免疫通行证”(Immunity Passport)这个概念的国家之一,他们很想通过抗体检测让一部分人率先告别隔离生活,回到工作岗位。
但是,这两个原因均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我们先从第二个开始说起吧。
发表文章535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4208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