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户均1.5套房了,房价为何还涨

作者:邢海洋

2020-05-06·阅读时长2分钟

109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13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有关房地产,近来有两个消息颇耐人寻味,一个是央行的《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揭示中国人户均拥有1.5套住房,另一个是深圳、成都等地又现排队买楼,房子的保值功能再度凸显。

疫情之下很多人没了工作,没有了偿还房贷的能力,一个极端的案例便是一位困扰于房贷的母亲带着7岁的孩子自杀了。收入预期不稳,巨额房贷不仅可能侵夺居民基本的生存需求,严重的更是损害按揭者的身心健康。或许正是不断强化的风险意识,让居民宁可把钱存进银行也不敢拿出来消费,更不用说借助杠杆资金投资房产。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武汉、石家庄、太原等19城新房“零成交”。不过到了3月,被冰冻的市场开始复苏,70城中超过一半的房价上涨,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仅广州下降,北京持平,上海和深圳上涨。尤其是深圳,表现抢眼,“日光盘”和“喝茶费”又出现了。及至4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7%,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海外疫情大暴发,我们这里房价蠢蠢欲动了。

央行的《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高达96%。而这些拥有住房的家庭中,还有很多不止一套房,31%的家庭拥有两套住房,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5%,算下来户均拥有住房1.5套。这样高的拥有率,意味着全国有三分之一的房产处于闲置状态。如果是度假用还好,实际上很多人只是囤积住房。当然,央行统计口径仅限于城镇居民,并不包括可能在城镇租房居住的农民工。但是,以笔者的观察,农民工虽然总体数量庞大,但租住在商品房中的比例并不多。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2979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国货弯道超车

中国消费品的新故事

927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