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一种寻找思辨的中学生活

作者:宋诗婷

2020-04-29·阅读时长24分钟

1356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2462个字,产生25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Philosophia哲学社的成员普遍认为,哲学与现实问题脱不了干系,哲学不是束之高阁的知识,而是解释世界的方法论


第一次和“Philosophia哲学社”的成员见面,算上我,五个人。

碰面地点在北京西单老佛爷百货里的星巴克。我先到了几分钟,疫情期的咖啡馆,每个座位都是孤岛。见不适合采访,我就微信他们,想想别的去处。

消息刚发出去,他们人就到了。我几乎是一眼就认出来了,因为在这个商场里,他们显得太过年轻。三个男生,一人一大杯饮料,和我联系的社长PZH走在前面,个子不高,也瘦弱,背一个大双肩包,头发长得快和口罩上沿连在一起了,这是刚回国隔离14天后的形象,他去年8月刚刚入读美国杜克大学。跟在后面的是Sein和CC,一个高,一个有点儿圆胖,脸上都还带着高中生式的腼腆和青春痘,眼神里的年轻藏不住。两人今年高三,大学的申请结果已经出了,告别了繁琐的申请文书和流程,总算是闲了下来。

唯一的女生小王来晚了几分钟。PZH嘲笑她口罩、手套全副武装,“家长,这是家长逼着戴的。”小王赶忙解释。

咖啡馆待不下,我们找了好大一圈儿,终于在离西单商业街不远的一个下沉广场上找到了能聊天的地方。

“是怎么把酷儿理论和西方的宗教哲学联系起来的?”

“但你还是没有解释清楚‘人类学’的概念。”

“对所有一上来就读尼采的人我都持怀疑态度。”

“批评饭圈滥用公权力当然可以,批评饭圈可以被轻易地用来做意识形态宣传也可以,但关键还是那个康德式问题,即这种联合是如何可能的。商品恋物癖难道不是一种饭圈吗?各种不同手机品牌的爱好者每天互撕,难道不是饭圈吗?我很讨厌把饭圈当作一种单独的现象去大加鞭笞……”

几个人很快就把话题引入了纯粹的“理论”探讨。小广场提供了一个空间,再加上他们的你来我往,一时间我想到了古希腊的城市广场。这满足了我一部分好奇心,但如此下去,采访会淹没在尼采、萨特、胡塞尔、齐泽克等名词里,无法进入我要的个人讲述。

我很快就知道,对话无法达成。于是决定与他们暂时告别,回头单约。临走时,PZH告诉我,因为还要与另外一家媒体见面,他们决定原地不动。几个人各自坐定,三个男孩掏出书来,我扫了一眼,分别是《哲学与自然之境》《福柯思想辞典》和《神圣的存在》。

能见到这群年轻人,要从一个月前的一次酒局说起。那天,一个在美国读哲学和心理学的朋友突然提起一个哲学公众号——“Philosophia哲学社”,说是一群高中生创立的哲学社团。“读了几篇文章,虽然能看出稚嫩之处,但竟然水平还不错,甚至比不少国内所谓哲学科普的公众号写得还要好一些。”

“哲学”“高中生”,这两个名词搭在一起引起了我的强烈好奇心。第二天,我就点开了“Philosophia哲学社”的微信公众号,扫了几眼文章发现,有那么几篇竟然还看过,比如首发的斯拉沃热·齐泽克和乔丹·彼得森的辩论翻译,《齐泽克:监控与惩罚》。社长PZH解释写作其中有些文章的想法是,“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体系下的幸运儿罢了。我所享受到的优越条件和我这辈子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关系,只是因为出生在了较为优渥的家庭里而已。所以我理应用自己的这种优越条件所产生的成果回馈社会,乃至带动大家一起改变”。


(插图 范薇)


一个高中生社团的哲学追求

PZH说,自己到杜克大学念书的这阵子并不自在,是“自我隔离的半年”。从小他就不是个合群的小孩,CC觉得他“有点社交恐惧,脾气比我和Sein还要差”。远在北卡罗来纳州时,PZH特别怀念北京的麦当劳,因为它“能机器点餐,不需要和人交流”。

“社交障碍”,这倒是符合我对哲学爱好者的想象。学哲学后,PZH可能更“自闭”了,因为他会花更多时间在“思考”本身上。“比如我去摸这个杯子,我可以意识到我摸着这个杯子。我还可以进一步反思,我为什么意识到我摸这个杯子。嘿,挺无聊的。”

之前,PZH是个“米粉”,和人讨论手机问题时,总要撕得很厉害。后来读了些鲍德里亚的“消费符号理论”,撕得就没那么热烈了。“争来争去,争的就是身份构建,其实没必要。”

即便总是在想问题,很多时候,他依然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喜欢时下流行的玩意。比如,采访期间,他点了杯喜茶,一会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价格和价值来分析,一会儿又把它视作“资产阶级精致生活的符号”,但这些他所热衷的意识构建的过程在“确实挺好喝”面前,都变得不重要了。

不久前,“Philosophia哲学社”进行了一次招新。用PZH的话来说,“招新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社里老龄化的问题”。

哲学社2017年成立,最初只是一所中学的校内社团。“但和我一批的人都上大学了,社团只能从‘高中生社团’变成‘高中生主导的社团’,需要招点儿新人,不然大家都太老了。”

除了解决“老龄化”问题,通过这次招新,Philosophia哲学社还想平衡一下男女比例,“至少解决一下讨论时女生参与度远不及男生的问题”。

招新的结果挺让大家意外,这么一个年轻的哲学社团,四五天的时间里,竟收到1200份申请。提交申请的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一、高二学生,一、二线城市的高中生居多。填完这份《Philosophia哲学社招新申请表》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曾尝试填写,一共15个问题,我大概答了快一个小时。

PZH拿出手机,一条条解释问题设置的目的和筛选标准。

文章作者

宋诗婷

发表文章218篇 获得51个推荐 粉丝839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高中生需要哲学吗

惊异与思辨:一个中学哲学社的故事

970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5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