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0-03-18·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991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3月11日,在韩国首尔的地铁里,消毒工人喷洒防化液
实习记者/张洁琼
31号患者
“31号”俨然成为了一个令所有韩国人感到恐惧的数字。从它出现的那一天起,韩国便被迫成为了这场全球抗疫大战的“焦点”。
2月6日,一位61岁的韩国老妇遭遇车祸,被送进了医院。虽然只是一些轻伤,但她仍需要在医院待上一阵子,进行观察。进医院前,新冠病毒已经侵入她的体内,她很快出现发热症状。老妇整天在医院里休养身体,10天内很少离开医院。但作为一个虔诚的新天地教徒,她坚决不能错过礼拜。于是,2月9日和2月16日早上7点30分,她独自拖着病躯去了教堂。
进入教堂前,为了表示对神的尊敬,教徒们纷纷摘下了口罩,数千人肩并肩坐在教堂的地板上,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教徒们之间仅仅相隔5厘米,手肘挨着手肘,这种状态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休息时间,老妇会和其他教徒握手打招呼,也会和其他人一起在服务处分享便当。新天地教前教徒安素英向路透社记者回顾她参加礼拜的现场情景:“牧师每说一句话,我们都要跟着说一句‘阿门’,这是病毒传播的最好环境。”礼拜后的第二天,老妇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在医生的建议下,她终于做了新冠病毒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阳性,“31号患者”由此确诊。
在“31号”出现以前,韩国的防疫阵线还算坚固。娜娜是远嫁韩国的中国人,对疫情的关注度比一般韩国人高出许多。她每天会刷新闻关注韩国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从1月15日韩国出现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以后,确诊人数缓慢上涨,“基本上是今儿蹦出一个,明天可能没有”,直到2月18日,新增确诊人数刚超过20人。但2月19日的新闻让娜娜突然紧张起来——当天确诊人数突然上涨几十例,“31号患者”上了各大新闻头条。
几天前娜娜刚结束了居家隔离,放心地摘下了口罩,但2月19日的新闻让她感到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自己。当天的新增患者中有15位来自大邱市及毗邻的庆尚北道,并接触过31号患者,而娜娜正好住在大邱五环处的一个居民区里。没过几天,她听到家里广播通报说,小区里出现了一例确诊病例。“听到广播的那一刻我特别紧张,24小时没敢出门。”娜娜说。小区管理处不愿意透露感染患者的具体位置和信息,但从那天以后,广播每天都会多一句提醒:“请以您身边就有确诊患者的标准来对待疫情,提高自己的防护意识。”
大邱,这座韩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开始陷入沉默。娜娜发现,街上很快空了,人们退回到家中,不再轻易出门。街边的牙科小诊所、美容院、面包房大门仍开着,但里面只有店主孤独的身影。马路上的绿树间也挂起了条幅,清晰标注着:勤洗手、戴口罩。
20日、21日、22日,接下来的几天,韩国新增确诊患者人数继续攀升。韩国防疫部门搜集了与31号患者一起礼拜的1001名大邱新天地教徒的名单,防疫官员们打电话过去,挨个确认他们是否出现了发热或咳嗽症状。整整一天过去,1001名教徒里回答有症状的有90位,无症状的有515人,其余396人难以取得联系。寻找变成了追踪,600名大邱警察被紧急调配,他们通过教徒们的手机定位和信用卡数据追踪他们的行踪,反复比对摄像头监控,确定教徒们的去处。他们挨个前往教会成员的家,从窗外观察屋里是否有生活的迹象,再敲开房门。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4796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