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变局下的中国物流业

作者:王梓辉

2020-03-18·阅读时长11分钟

191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724个字,产生4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疫情暴发之初,快递物流业要承担比以往更重的任务,这给当时已进入修整期的物流企业带来了极大压力(摄于2月1日)


从“运不过来”变成“无货可运”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渐趋缓,如何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成了下一步的任务。作为社会经济运转的“大动脉”,交通运输及物流行业被认为是这一切的基础。但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管理系教授华国伟告诉本刊,交通运输和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战略性行业,在疫情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背景下,也必然受到了很大冲击。

疫情刚刚爆发时,正临春节假期,物流行业已进入传统休整期。因为岁末年初连降两场大雪,总部位于山东济南的永昌物流在腊月初十就早早放假暂停了业务,其常务副总杨孟春告诉本刊,他们也没料到骤然而至的疫情带来了对生活物资的巨大需求。此时几乎市面上所有运输车辆都处于歇业状态,导致全国运力市场极度短缺,这表现在各大电商平台的生活必需品都出现了断货的情况。

一位业内人士向本刊透露,大年初一时,市面运力价格已涨至平时的2.5倍以上。针对这种情况,在3月6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高杲表示:“受疫情冲击,广大物流企业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社会物流成本出现了阶段性上升。”

巨幅波动的市场需求让物流企业必须承担巨大的张力拉扯,这给他们的运营带来了很大风险。总部位于黑龙江的大庄园集团是国内重要的肉类食品供应商,其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之前为他们服务的九曳快递就出现了经营困难的现象,直到3月中旬依然发不出货,他们只好改用顺丰。根据九曳快递提供给媒体的数据,这是因为在新年期间,九曳快递的客户——如每日优鲜、京东、天猫等——需求量相比去年都上涨百倍之多,而他们在疫情之下却遭遇了供应链节奏调整和司机复工难两个问题,即使已经招聘了近50名临时新司机,运力也只恢复到正常时期的40%左右。

然而,等到2月中旬之后,随着各地复工措施不断落地,除湖北省外,封村封路等阻碍交通运输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物流企业的复工率在2月下旬超过了六成。但这时物流业面临的问题却又倒了过来,从“运不过来”变成了“无货可运”。

传化智联在全国运营着多个物流公路港,其浙江大区总经理傅建烽就告诉本刊,他们在浙江省的9座公路港里有将近2000家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和配套服务公司。截至3月中旬,复工的比例虽已超过90%,但这些物流企业释放的产能还只有60%多一点,并未得到完全的释放,其原因是上游制造业的复工步伐还未跟上。“中小型制造业的产能没有得到释放的话,这些物流企业的产能也就释放不出来”,傅建烽说。

一般情况下,永昌物流会有超过200辆货车在全国范围内送货,他们在3月1日正式复工时,除湖北省线路外已全部开通。然而他们复工后的工作量还不到正常情况下的80%。“从全年来看,转过年后的旺季等于少了一个月的量,一下就是几千万元的营业额没有了。”杨孟春说。

这种“有力没处使”的情况让物流这个本就竞争激烈的行业雪上加霜。傅建烽说,物流这个生意的毛利率本来就不高,没有货了以后,员工的工资和场地租金还得照付,更加挤压了它的利润,所以相关企业的生存难度很大。根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的调查,近四成物流企业疫情期间业务规模下降50%以上,五成以上企业由于业务下降、运营成本上升等原因,预估2020年度将亏损5%以上。


经过疫情的冲击,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新技术改造将会对物流业产生更大影响。图为京东智能化仓库  (摄于2019年11月)


大环境的影响落到每一个个体身上更会被放大无数倍。安徽淮北的“个体户”长途货运司机李振国告诉本刊,他平时主要跑的是安徽到福建这条线,拉的货物主要是袋装大米和面粉这一类生活物资。货源来自他过去20年积攒的老客户,这些面粉厂和大米厂有货了就会通知他;老客户如果没货,他也会在“运满满”和“货车帮”这些互联网配货平台上找活儿。

正常来说,李振国跑一趟福建来回要4~5天,一个月大概能跑五六趟。如果没有疫情,他本来准备在正月初十复工,这本是市场需求比较大的时段。“刚刚过了年,工厂也复工了,这个时候货还会多一点儿,一个月正常跑个5趟还是好跑的。”李振国对本刊说。但因为疫情,他从过年到现在只跑了两趟。这两趟活儿还是朋友介绍他帮忙往江西拉了两次废铁,常规去福建的活儿仍然没有恢复。

这一方面是因为福建泉州的疫情比较重,当地管理也较严,不让外省的车辆下高速;另一方面是因为还有一部分工人没有复工,他们的货源基本上处于中断状态。一个月少了一大半的工作量,等于少了1万多元收入,这给他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家在淮北农村的李振国今年50岁,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还没结婚。儿子去年刚刚从部队转业回来订了婚,李振国夫妇给他们在城里买了房和车,总共花了80万元,不仅掏空了家底,现在还得帮儿子还车贷和房贷。为此,李振国的妻子常年在工地上干活儿,两个女儿也都不读书了,去电子厂打工。

李振国现在急切地盼望各地能够尽快完全解除封闭隔离状态,解封之后,工人才能完全复工,货物才能大规模生产出来,从而实现大规模的全国流动。而流动量大了就需要货车运送,他们的工作才能步入正轨。

文章作者

王梓辉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355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