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子懿
2020-03-18·阅读时长1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704个字,产生6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盒马鲜生的员工戴着口罩在线下门店工作,疫情让他们更加忙碌了(摄于2 月4 日)
一切在线上
疫情未息之际,一个人在自我隔离期内会遇到哪些难题?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吃饭。
如何在活动半径不超过小区的情况下抢到心仪的菜品,现在成了一门堪比“双11”折扣券的学问。如果你早上起床晚了,那么对不起,在五颜六色的每日生鲜、美团买菜、盒马鲜生等线上生鲜APP中,等待你的很有可能是排排“售罄”的标识。
为了更好地抢到菜,2月疫情最迅猛之际,网络开始流传着一张《北京互联网抢菜指南》,标注着7家生鲜电商APP的库存更新时间。有人根据指南设定了多个闹钟和抢菜方案:早上8点,打开每日优鲜,抢购肉类和鸡蛋;10点,打开美团买菜,瞧瞧有没有优质果蔬;米面油会从永辉超市APP购入;作为必需品的口罩,则是晚上12点从多点Dmall预订。还有的人,把抢菜闹钟从早上5点提前到了凌晨12点,只为能提前预约盒马的海鲜,只要慢上5分钟,等待他的可能就是“当天预约配送全部约满,欢迎到店选购”的提示。
疫情之下,餐饮与旅游等服务业陷入停摆困境,制造业面临复工复产的难题,但在移动互联网中的一些行业,却迎来危机中的机遇,尤其以线上生鲜、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等为代表。以线上生鲜为例,一份《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疫”专题报告》显示:疫情期间,中国生鲜电商整体日活用户从平时的不到800万,在节后一举突破1200万,增幅高达60%。
增长的趋势体现在各家公司,则全局性的业务井喷:每日优鲜销售额同比增长321%;盒马鲜生日均蔬菜供应量大涨6倍;京东到家销售额同比增长470%;美团买菜在北京的日订单量,较节前上涨2~3倍。粉色、蓝色、黄色的配送员们,与小区外的菜架货架、居民脸上的口罩一起,成立疫情期间的别样风景。
“由于疫情期间需求侧的大量溢出,确实导致即使像我们这样的商家,仍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售罄。”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说,其售罄情况从疫情刚开始时较多,到2月初基本回落。原本每日优鲜为春节做了保障供给,有“不打烊”的准备,但没想到需要如此大的供应量。“因为很多用户其实会离开一线城市。但在疫情出现之后,一线城市的需求也出现井喷。”紧急调配后,如今每日优鲜约有7%的商品售罄。
线上生鲜在一线城市井喷,而在疫情较为严重的湖北等省市,急速增长的还有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当医院出现资源挤兑乃至引发交叉感染时,线上医疗就成了很多患者寻医问药的首选补充。包括阿里健康、微医、春雨医生等在内,诸多互联网医疗公司在疫情期间紧急上线在线义诊。微医集团对本刊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21点,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抗冠免费义诊专区访问量超过12494万,集结48456名医生在线接诊,累计提供医疗咨询服务161万人次。“这相当于一家大型三甲医院80天的问诊量。”微医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把湖北医院当作地面和第一战场,那互联网在线医疗就是本次疫情防控的空中战场与第二战场。这个战场后期甚至延伸到海外,3月8日,阿里健康开通海外侨胞在线医疗咨询专区,在外侨胞可通过支付宝APP连线国内医生进行在线健康咨询。截止16日凌晨,已有近10万海外侨胞访问了该咨询专区。
发表文章75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703人
不得拉稀摆带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