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全球经济:熔断时刻

作者:谢九

2020-03-18·阅读时长22分钟

298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274个字,产生43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插图 范薇)


在中国扇起蝴蝶的翅膀

新冠肺炎暴发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中国经济的伤害已经初步显露出来。国家统计局在3月16日公布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无论是投资、消费、进出口还是其他一些关键数据,都已经伤痕累累。

从投资来看,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31.5%,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0.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三大投资主力全部下滑。前几天公布的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仅为35.7%,比上月下降14.3个百分点,创下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低。通常而言,PMI指数以50%为荣枯线,高于50%意味着制造业在扩张,低于50%则意味着制造业收缩。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国内的制造业PMI最低一度跌到38.8%,而今年2月35.7%的历史新低,意味着在疫情冲击下,制造业停摆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有一些关键数据也出现了明显恶化,如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2月份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到6.2%。

疫情带来的大规模隔离,对中国经济的消费引擎也带来重创。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而去年同期是6606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2%。我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超过50%,前两个月的消费大幅萎缩,将对全年GDP带来明显拖累。以绝对值来看,今年前两个月的消费额下降了大约1.4万亿元,我国去年GDP总额100万亿元,仅仅头两个月的消费下降,占去年GDP的比重就达到了1.4%。


3月7日,连云港港口码头处理进出口货物。受疫情影响,进出口也受到了显著冲击


进出口也受到了疫情的显著冲击。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4.1万亿元,下降9.6%。其中,出口2.04万亿元,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下降2.4%。实现贸易逆差425.9亿元,去年同期为顺差2934.8亿元。

中国经济今年一季度大幅下滑已成定局,对于全年经济冲击有多大,主要看复工的进度如何。目前除了湖北之外,绝大多数省份都已经陆续复工,但是考虑到疫情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控制,复工的进度并不乐观。虽然很多地方政府表示复工率已经达到了80%甚至90%以上,但考虑到大量人员依然没有返岗,实际产能利用率还要大打折扣。3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透露,现在还有近一半的返乡农民工没有返城复工。中国经济的制造业和中低端服务业在相当程度上依靠农民工来维持运转,将近一半的劳动力缺口,当前的实际复工率可见一斑。


2月18日,北京一家苹果商店恢复营业。中国一季度消费萎缩,将对全年GDP带来明显拖累


目前中国的疫情虽然得到了明显控制,但是在中国之外的全球范围内疫情迅速升级,世卫组织甚至在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全球大流行病”,为了防止疫情出现反弹,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会保持比较严格的管控措施,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大规模复工的进度。

中国经济因为疫情减速,对全球将会带来最直接的两大冲击:从供给端来看,来自中国市场的供应链中断,导致全球制造业面临无米下锅;从需求端来看,全球其他国家将感受到中国需求放缓带来的压力。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尤其是作为世界工厂和最大的出口国,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对中国制造形成了高度依赖。仅从全球产业链来看,中国提供的产品链条很长,从原材料到零部件以及制造业中间品,都是全球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部分。以中国为中心,加上日本和韩国,在中国周边形成了相当成熟且完备的产业链集群。去年7月份,在中美贸易摩擦的风口浪尖上,苹果公司反而将高端台式电脑Mac Pro的生产线搬到了中国,Mac Pro是当时苹果所有硬件产品中,唯一一个还在美国本土生产组装的产品。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2018年苹果公司曾经一再推迟发售Mac Pro,主要原因是找不到足够的螺丝,导致产品迟迟不能顺利完工。正是因为中国成熟且完备的产业链集群,苹果公司宁愿承受贸易摩擦之下的高税收,也要将最后一条生产线搬到中国。不仅是零部件,全球制造业的中间品也有20%左右来自中国。一旦中国供应链中断,从零部件到中间品,全球制造业都将面临无米下锅的困境。

疫情暴发之后,苹果发布公告,表示受到疫情影响,全球iPhone供应紧张,截至3月份的季度营收目标将无法实现。微软也表示,供应链恢复正常运转的速度较预期缓慢,预计Windows及个人运算业务无法达成第三季度营收目标。

除了供应链中断,中国经济因为疫情放缓,对全球经济还意味着需求下降。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16%,如果从增量来看,中国对全球新增GDP的贡献度更是高达1/3,高居全球第一,美国和印度分别以14%左右的贡献率排在第二和第三位。如果从增长角度来看,将中国视为全球经济的增长龙头也毫不为过,所以,一旦中国经济放缓带来需求下降,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可想而知。

无论是供应端还是需求端,中国对于全球经济都太过重要,当这两大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全球范围内的蝴蝶效应就开始了。

文章作者

谢九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116个推荐 粉丝3698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3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