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从志
2020-01-14·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907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国家女排前队长、主力二传冯坤(黄宇 摄)
雅典奇迹
在她41岁生日当天,我们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家咖啡馆里见到了冯坤。她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姗姗来迟,和我们想象的一样,身高臂长,留着一头爽利的短发,说话轻声细语,笑起来眼睛弯成一道月牙。退役的10年里,冯坤结婚生子,但排球仍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和很多女排人一样,这位前国家女排队长如今也转入幕后,在排协从事排球管理工作。
许多采访都会把她拽回15年前的雅典,一遍遍地回忆后,当再次回望那场决赛,冯坤平静的语调里仍掩藏着当年赛场之上的激情。“你也知道,竞技体育不是所有比赛都可以把自己的状态发挥出来,而且是在这么重要的比赛里,但我们最后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达到了忘我的状态,结果上也没有留下任何的遗憾。”冯坤说道。
2004年8月29日晚,坐落于雅典南部法里罗海滨的和平友谊体育场内,观众渐次落座,电视转播镜头里很快就是一幅人山人海的景象。而在大陆另一端,无数中国球迷不顾第二天的工作,凌晨2点起来打开了电视机——所有人都在等待即将上演的中国女排与俄罗斯女排间的终极对决。
那场比赛,无论是场上场下,都有太多被人津津乐道、反复讲述的细节——中国队和俄罗斯队一矛一盾的比赛风格,惊天大逆转的罕见戏份,乃至场边淡定沉着的中国队主教练陈忠和与咆哮如雷的俄罗斯主教练卡尔波利在镜头前构成的巨大反差,一切都让这场比赛变得观赏性和戏剧性十足。当世第一主攻手、俄罗斯11号加莫娃成为那场比赛的悲情英雄——那是她在四届奥运会中离冠军最近的一次——她后来讲道,这场比赛是她整个职业生涯最不愿回忆的一场。但对中国女排的姑娘们而言,正如队长冯坤所说,“这是最值得去记忆的一场比赛”。作为场上队长和二传手,冯坤赛后当选最佳二传,在场上能传能扣、攻防全面的她给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直以来,女排都是中国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项目中的一棵独苗——她们是唯一一支获得过世界冠军的队伍。而2003年,在陈忠和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在日本第九届女排世界杯上11战全胜,夺回阔别17年的世界冠军,这让所有人都燃起了在第二年雅典奥运会上夺金的希望。但中国女排一开始就走得磕磕绊绊。出征前,队内便传出主力队员伤病的消息。这支年轻的队伍也受到了舆论质疑,有人甚至认为2003年世界杯夺冠有运气的成分,因为当时世界排坛正进入新老换代期,实力整体不如以往,所以中国女排才有了机会。
到了雅典,女排第一场比赛开始不到三分钟,教练和队员都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刚刚复出的主力副攻赵蕊蕊小腿骨再次断裂,被担架抬下了球场。她后来缺阵了那届奥运会所有比赛,陈忠和不得不派上替补副攻张萍顶替她的位置。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世界排坛球员高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时中国女排只有赵蕊蕊一人身高超过1.9米(1.96米),是世界第二高度,她扣球点高,能打快攻,拦网高度达到3.15米,连当时的世界第一高度加莫娃的强攻都能被她拦死。赵蕊蕊的伤退无疑给中国队当头一棒。
幸运的是,女排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发挥了团队优势,利用多变灵活的战术弥补了身体的短板,一路杀进了决赛。中国队与俄罗斯队此前在各种大赛里已交手无数,各有胜负,但决赛是一场全新的较量。
裁判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俄罗斯队高举高打,中国队则延续快速灵活的战术,双方比分紧紧咬住,交替上升。第一局,俄罗斯最终以30比28先下一城;第二局,27比25,俄罗斯再次险胜。她们拿到了冠军点,再赢一局便可凯旋,中国队则被推到了悬崖边上。
发表文章66篇 获得12个推荐 粉丝311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