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校园霸凌高危国:新西兰的应对与困局

作者:吴丽玮

2019-11-27·阅读时长12分钟

316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259个字,产生2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一些家长认为,语言霸凌和排斥性的关系霸凌没有直接身体接触的霸凌行为那么严重(视觉中国供图)


霸凌事件中的角色

在新西兰教育部旗下反校园霸凌网站Bully-Free NZ上,首页醒目的位置有一段绘本改编的动画视频,叫作《山羊奥特》。

山羊奥特在跋山涉水追求理想的途中,遇到长毛怪和发绿光的萤火虫。后两者因为与众不同,遭到了周围人的嘲笑。奥特第一次遇到长毛怪时,心里曾闪现出四个不同的选择:

加入嘲笑的队伍,还是默默地当旁观者,显而易见,这二者都会助长霸凌者的嚣张气焰。那要不要站出来制止霸凌者呢?奥特试着这么做了,但是被霸凌者连带着一起骂了回去。最后他真正选择了第四个方案,走到长毛怪身边,对他说:“嘿,你还好吗?我们一起做朋友吧!”结果几个霸凌者自感没趣,悻悻地走掉了。

接着,奥特和长毛怪一起结伴开始了旅途,两人互相帮助,克服了很多困难。途中,他们遇到了被欺凌的绿光萤火虫,它正被几个蓝光萤火虫围攻。奥特于是又面临了一次选择:

无论是袖手旁观还是默默走开,都会伤了长毛怪的心,“原来你就是这么对待跟我一样的人的!”。

于是奥特决定再一次站出来,要跟绿光萤火虫做朋友。三人于是开始携手一起往前走。

故事讲到这里可没完。

奥特的梦想是攀登到冰川的顶峰,路上遇到了很多三人之力无法解决的困难。没想到在千钧一发之际,赶来帮忙的是之前欺负过长毛怪的绵羊和嘲笑过同类的蓝光萤火虫。它们都意识到,对别人刻薄一点都不酷,而且会错过很多有趣的事,只有友善才能战胜一切。

最后众人一起登顶,这个故事才算真正到了结尾。

在这个关于霸凌的故事里,主角奥特一直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通过这个视角,可以看出新西兰教育界对霸凌中的旁观者的重视,也可以看出在一个群体中人物角色的多重性。

按照新西兰校园霸凌研究专家、维多利亚大学教授瓦内萨·格林(Vanessa Green)的划分,在一个青少年群体中,从霸凌事件的角度出发至少可以分成6种角色:霸凌与被霸凌的当事人、霸凌者的帮手、给霸凌者助威的人、默许霸凌行为发生的旁观者和保护受害者的人。如果这个群体有20个人,这6种角色的人数大致为:1到2个霸凌者、2到3个受害者、1至2名霸凌帮手、4至5名助威者、5至6名沉默纵容者和3到4名保护受害者的人。

相比给霸凌者放风或打下手的人,或者站在旁边鼓掌、起哄、议论纷纷,助长霸凌者气焰的人,那些沉默着观看的人,虽然什么都没做,但他们客观上也成为了施暴的一部分。因为不做声,霸凌者就会认为他们在默许事情的发生。

而沉默的旁观者无论倒向哪一边,都会改变对峙双方的实力对比。他们的心态也是最微妙的,看到没有人站出来,不想做出头鸟,或者不敢站出来,怕成为下一个被霸凌的对象,但他们内心一定是向善的。著名的芬兰校园霸凌研究专家、图尔库大学教授克里斯蒂娜·萨尔米瓦利(Christina Salmivalli)曾在研究中介绍道:“旁观者的行动,不仅影响到个体的受害人,它同样会影响整个班级里的霸凌气氛。研究表明,如果有旁观者支持,受害人心理上就不会那么焦虑和抑郁。而且旁观者的积极行为也会减少霸凌活动持续的时间。他们是阻止霸凌行为最有力的干预者。”

《山羊奥特》里也突出了那些欺负过人的霸凌者,原来他们本质并不坏,只要经过正确的引导,他们同样可以改正,变得友善。这也代表着新西兰教育界对霸凌者的态度,相信他们会变好,过去的错误大家都会选择放下。

文章作者

吴丽玮

发表文章100篇 获得23个推荐 粉丝474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少年的他们

伤害从何而来

969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