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南猪北养”的纸上谈兵?

作者:邢海洋

2019-09-10·阅读时长2分钟

160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21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8月以来猪肉价格飞涨,仅8月下旬就涨了一成。面对暴涨,政府打出政策组合拳,补贴、储备猪投放,取消了禁养圈,甚至出台了耕地上养猪的政策,力度可谓空前。猪肉批发价涨到了35元/公斤,我们该不该思考一下,以环保为名义的禁养是不是做过了头?

非洲猪瘟给养猪业带来了致命的损失,但全国范围内总共扑杀的生猪也不过110多万头,和全国存栏生猪的数量是没办法比的。2016年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35亿头,2017年是4.33亿头,2018年上半年是4.09亿头,无论哪一年的数字,都是非洲猪瘟直接损失数量的数百倍。而根据农业部的统计,今年7月全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同比降了32.2%。这也旁证了非洲猪瘟并非猪肉紧缺的“祸首”。

从生猪存栏数字看,2018年上半年有相当幅度的滑落,相比前两年的水平少了2000多万头。而第一起疫情出现在去年的8月份,早在瘟疫传布前养殖户就开始压缩产能了,猪瘟只是生猪减少过程之中的一个插曲。生猪养殖中素有猪周期的说法,讲的是“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猪周期”通常3年完成一个循环,最近的一次猪肉高峰发生在2016年夏天,高猪价通常会刺激饲养者大量繁殖母猪,提高存栏量,随后肉价下跌,养殖热情受损。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2979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制造偶像

谁决定TA站在舞台中央

740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