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与儿子一场接一场的“战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9-09-04·阅读时长5分钟

290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60个字,产生2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廖明华

昨天是个周六,我刚端着饭菜放到餐桌上,习惯性地拿出手机看几秒。我早晚下班,都要跑在工友们的前面,这样就免去了排队之烦。尤其是在盛夏的东莞,我们餐厅的分菜窗口没有风扇。一起上班的工友们还在排队的时候,我已抢到了餐厅风扇吹着的最佳位置。

微信里,几千里之外的儿子突然说道:“今天你好帅!”

我还喘着气,只在手机上按一个问号给他。

“问你一个问题!”

我又按了一个问号给他。

小子接二连三地说:“你是谁?你是我的谁?”

我心里有点冒火,又忍不住笑出了声。坐下来打了两排字:

“廖明华。”

“廖望余的father。”

“那好,你是我的爸爸对不?是不是该有一个当爸爸的责任?”

我发了一幅两个警察笑得手舞足蹈的动图给他后,在心里责怪起来:“我什么时候没有尽过一个当爸爸的责任了?”

小子得寸进尺:“现在你儿子有难了,是不是应该帮忙?”

“什么难?”我在心里吃了一惊,小子好像从没有这样说过。

“没钱。”跟着两个字的,是两个调皮的动图。

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还好不是什么大事。

2018年腊月底,我们一大家子在老家聚餐后,我叫上儿子,父子俩肩并肩走着回家。我们夫妻俩和儿子的相聚,一年也不过十天半月。

给儿子讲什么故事好呢?按以前相聚的习惯,儿子也乐意听我给他讲故事。这次儿子突然问道:“爸爸,妈妈是怎么愿意嫁给你的?”

“我喜欢阅读啊。”

儿子转头直视着我:“你的回答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哦。”

但实际上关联挺大。

他的问题倒是勾起了我个人成长史上的一个好故事。“我小的时候,你爷爷会做鞭炮,那时是买旧书报来做。有些书报还是繁体字,从后面翻着看,从上往下读。就像我香港的朋友,你余阿姨三年前给你寄来的那些书那样。你爷爷每次买书回家来,他不是像其他人那样拆了就做,而是要先看看。他看,我和你叔叔小姑也看,身教重于言教也。”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14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中国式青春期

我们的偏见与误读

841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