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诗婷
2019-07-10·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952个字,产生8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故宫的猫常常在琉璃顶上,有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摄影/刘顺儿妞
寻找御猫
就在我们快要放弃的时候,小胆儿出现了。
故宫西北侧的纪念品商店和休息区旁有两个不起眼的暗渠洞口,摄影师花哥曾在这儿拍到过两只猫站在洞口往外瞧的画面。“我们试试,希望不大。”花哥说,遇到猫那次,洞口外的空地还没摆上纳凉的太阳伞和桌椅,也就没太多人在周围出没,“人一多,猫害怕,就要躲得远远的”。
花哥拿出随身的猫粮,那是他走遍全国拍猫、撩猫的利器,“三四十块一斤,和家里猫吃的一样”。装猫粮的塑料袋哗哗作响,要是在不远处的北海公园里,一听到这声音,大猫小猫们定会现身。“周围的大爷大妈们都是这样拎着袋子给它们带食物,时间一长就成条件反射了。”这招似乎对宫里的猫作用不大,摇了半天,洞口还是黑漆漆一片。
花哥使出了第二招,他打开手机,放了一段猫叫声,两种喵喵喵的声音交替响起,一个低沉些,是公猫叫,一个尖细些,属于母猫。猫叫模拟器操作了几轮,花哥弯腰看,洞口依然没有异动。
“没有了没有了,我们走吧。”花哥转身要走,我不死心,蹲在地上眼巴巴地又看了几眼。没想到,这一眼竟交上好运气。“来了来了来了!”我激动极了,大声叫住花哥。只见黑洞里闪着白色和黄色的影儿,影儿慢慢移动,越来越近。虽然蹲得足够远,但我也不敢动,连呼吸都很谨慎。只见那渐近的影儿一点一点遮住了洞口的黑暗,在阳光和阴暗的分界线处犹豫了几秒,终于又向前一步,一只黄白猫的圆脑袋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好运气啊!”花哥边说边蹑手蹑脚靠近洞口,撒下两把猫粮,就赶快撤了回来。小猫怕人,不敢出洞,又抵挡不住美味猫粮的诱惑,只好伸出爪子,一下下把猫粮扫到离洞口更近的位置,小心翼翼地探头吃。
这猫白色肚皮,头顶和背脊是橘猫的颜色,根据长相判断,来者是小胆儿。据说,小胆儿常年与胆儿小组团出现,但今年开春以来,胆儿小不见了,只剩孤孤单单的小胆儿。没伙伴儿相伴,小胆儿更小胆儿了。
花哥架起相机,记录自己今年第二次拍到故宫猫的幸运时刻。从2018年年初起,这位微博名为“喵呜不停”的上海摄影师就经常来北京,来故宫拍猫。皇城之下,红墙黄瓦之下,哪怕是眼前这么一只最常见的中华田园猫都似乎沾上了皇家贵气,显得神秘而骄傲。“要拍出北京的城市特色,故宫再合适不过了。”花哥说。
经常在颐和轩出没的小崽儿曾是故宫最亲人的喵星人
架起相机的工夫,围观小胆儿用膳的人越来越多,大人、孩子们被花哥控制在安全距离之外,大家不顾身后著名的坤宁宫、乾清宫,不顾触手可及的千百年历史,注意力全被眼前这么一只猫吸引了。
这是最近几年的有趣现象,故宫里的猫拥有了大批簇拥者,来故宫看猫也成了一条新旅游路线。
在有名有姓的故宫猫里,小胆儿不算有名。更出名的是鳌拜、小崽儿、白点儿等出镜率更高、胆子更大的猫。见到小胆儿之前,我和花哥在故宫一开门时就冲了进来,直奔珍宝馆、颐和轩、景仁宫、冰窖等故宫网红猫常出没的地点,寻找它们的现在和过去。
冰窖附近,白点儿的白色猫房还立在红墙一角。那是故宫的友好单位国家博物馆的爱猫人士专门为白点儿设计的,起名“白点儿的家”。去年7月初,白点儿因猫血栓去世,这件事甚至上了微博热搜。这只6次成功预测俄罗斯世界杯比赛胜负的黄白猫曾是故宫最红的御猫之一,名为“故宫白点儿”的个人微博有超过十万粉丝。
去年,故宫还有一只红猫永远地离开了它的粉丝们。小崽儿曾是最亲民的宫猫,它慵懒、不怕人,长年休养在颐和轩内,因此出镜率极高。
春天的颐和轩海棠花开,小崽儿眯缝着眼睛,倚在海棠花下的红漆长廊上,胖嘟嘟的身子顺着长廊铺展。去年,听到小崽儿去世的消息时,摄影师刘顺儿妞最先想起了这个画面。
故宫猫的走红当然与它们所处的特殊环境有关,而那些一次次跑进故宫,拍下宫猫倩影的摄影师对白点儿、小崽儿们的走红也功不可没。
“80后”摄影师刘顺儿妞是最早拍摄故宫猫的几位摄影师之一。“严格算起来,第一次拍到故宫猫是在2016年。”那会儿,这位家有7只猫的猫奴摄影师还是个故宫小白,只是在某次春日游览时,无意中拍到一只胖猫,当时也并未放在心上。一年后,完成了两年京都主题拍摄的刘顺儿妞开始为下一个两年拍摄计划寻找主题。没有灵感,她就打开资料库,随意翻看。“突然就看到了那几张故宫猫的照片,第一反应就觉得,这可能是个不错的拍摄主题。拍故宫的人多,但专门拍猫的应该很少。”刘顺儿妞说,当时,故宫猫还没像今天这么出名,她都是从故宫工作人员的微博上找到些关于故宫猫的背景、常出没的地点等信息,再自己标记好,按照事先设计的线路按图索骥。
“后来才知道,2016年我拍到的那只猫叫馒头。”馒头曾经总是和景仁宫“红人”鳌拜一起出现,如今它已经被领养回家,成了只平民家猫。
刘顺儿妞说,去故宫看猫,心态得好。从2017年到2018年的一年多时间里,她跑了三十多趟故宫,其中有十几次是专程为拍猫而去的。“运气最好时,一次遇到了5只,跑了一整天,一只没遇到的情况也经常有。”
拍得多了,刘顺儿妞和宫里的名猫们多少能建立点感情,她也能看到些网友们看不到的宫猫的另一面。小崽儿健在时,另一只宫猫二毛常年游荡在颐和轩的琉璃瓦之上,刘顺儿妞因此拍到很多二毛飞檐走壁的画面。这只花耳朵大白猫有时严肃地站在故宫屋顶,专注望向远方,确实有种帝王将相的大气风范。但小崽儿去世后,刘顺儿妞又去拍照,竟然看到二毛慵懒地躺在小崽儿曾经的地盘儿上。她这才知道,看起来乖巧又亲人的小崽儿在猫界是个霸道的主儿,骄傲的二毛并非天生骄傲,它只是害怕小崽儿而已。
景仁宫的鳌拜因其狂野的造型而得名,在广为流传的照片里,鳌拜都是严肃脸,威风凛凛的架势。“其实它特别嗲。”刘顺儿妞说,每次见她,鳌拜都喵喵喵叫个不停,跟着她要好吃的。另一只常遇见的猫是景仁宫的景小崽儿,“它看起来高冷,其实奶凶奶凶”。
故宫前院长单霁翔在职时曾多次提到,故宫有近200只猫。但游客每次去,就只能见到公共区域的那么几只。“但有两次真是让我开眼了。”刘顺儿妞说,她每次去故宫都差不多耗上一整天,有两次,故宫快关门了,正殿的游客们差不多走光,闭馆的音乐声想起。“突然,喵喵喵的叫声不断,一堆小猫咪从洞里钻出来,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在中轴线上的大殿里。那个画面真是太可爱了。”那一刻,刘顺儿妞觉得,所谓的宫猫们大概是真的有灵性的。
发表文章218篇 获得19个推荐 粉丝83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