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9-05-23·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375个字,产生3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5月17日,百度发布最新财报,一季度亏损3亿多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还高达67亿元。公布财报当天,百度股价大跌17%,市值缩水到不足450亿美元。这样的市值水平,基本上和京东、美团处在一个水平线上,和昔日齐名的对手阿里巴巴以及腾讯相比,百度的市值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已经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今年元旦,百度内部还洋溢着乐观喜庆的氛围,李彦宏宣布2018年的营业收入正式突破1000亿元,表示 “那个能够做出好产品、那个受用户喜爱的百度,已经回来了”!但现实显然比预计的更加残酷。
百度之所以从中国最顶级的互联网巨头逐渐沦为二线,表面上看,是因为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搜索引擎的重要性开始下降。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公司开发出算法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自动呈现在面前,而不再需要自己去搜索。很多人获取资讯的方式从过去“人找信息”转变为“信息找人”,人们对搜索引擎的依赖程度开始下降。
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传统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原创内容的版权保护意识非常淡漠,大量优质原创内容散落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百度很容易就可以提供人们所需要的信息。但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原创内容只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生产传播,完全不对外部搜索引擎开放,百度能够搜索到的内容也相当有限。而微信自身也具备搜索功能,百度搜索不到的公众号内容,在微信内部都可以搜到,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百度的流量,进一步降低了百度作为搜索引擎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百度自身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使得百度在用户当中的口碑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抛弃百度。比如通过竞价排名获取广告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百度的公信力,尤其是前几年发生“魏则西事件”之后,很多网友都将百度视为一家“作恶”的公司。在“魏则西事件”稍有平息之后,今年年初,百度又被曝光将搜索结果大量导向自己的百家号,这使得人们再次对百度搜索结果的客观性产生重大质疑。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3701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