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蒙娜丽莎》何以成为“世界最著名绘画”?

作者:张星云

2019-05-23·阅读时长14分钟

546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352个字,产生1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卢浮宫镇馆之宝《蒙娜丽莎》如今每天接待3万名观众


摄影/黄宇

镇馆之宝

卢浮宫到处都有明显的独立路标带你直通《蒙娜丽莎》。

从玻璃金字塔下方的大厅进入卢浮宫三馆之一的德农馆,在一片意大利雕塑里走到头,经过陈放着胜利女神雕塑的台阶上二楼,右拐,就到了意大利绘画馆藏部分。挂着中世纪意大利绘画的方形沙龙展厅(Salon Carré)后面紧接着大画廊展厅(Grand Galerie),极其优美的长廊两侧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就在漫步其中,欣赏其华丽的装饰和模仿自然光线的玻璃屋顶时,会在左手边无意间遇到达·芬奇的另外几幅绘画:《施洗者圣约翰》《岩间圣母》《圣母子与圣安妮》并排挂在墙上,中间夹了一幅达·芬奇弟子伯纳迪诺·卢伊尼(Bernardino Luini)的《莎乐美与施洗者约翰的头颅》。按理说达·芬奇的《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也是挂在这个展厅,不过现在它被外借到阿布扎比卢浮宫展出去了。

很少有人在这几幅画前驻足,除了讲解员会带着旅行团停下来稍作介绍,大部分散客会急匆匆地继续往前走,连看都不看一眼。因为再往前十几米,就是《蒙娜丽莎》展厅的排队入口了。

万国大厅展厅(Salle des Etats)里全是人。大家踮起脚尖,举起手机,为中央玻璃罩里的《蒙娜丽莎》拍照。另外三面墙本应该有其他威尼斯画派的作品,但现在它们全都被迁移至另一间展厅,此时万国大厅正在进行维修,以迎接今年底的卢浮宫达·芬奇大展。

随着人群向前挤,《蒙娜丽莎》5米外立起的金属栏杆就是队伍的终点,从旁边的出口出来是德农沙龙展厅(Salon de Denon),这里除了挂着安格尔《大浴女》和达维特《拿破仑加冕礼》之外,还有一个小纪念品店。当然,大部分文创纪念品上都印着蒙娜丽莎的头像,明信片、眼镜布、盘子、日历、笔记本,还有下雪的水晶球、袜子、扑克牌、魔方、拼图。

也许对一些人来说,看完《蒙娜丽莎》,参观到这里已经结束了。这个展厅有两台直梯,游客们可以从卢浮宫欧洲绘画、非洲艺术馆藏所在的二层乘电梯,跳过整个一层的古罗马文物馆藏和地下一层的伊斯兰艺术、近东和埃及艺术馆藏,直接到达地下二层的博物馆出口。

“毫无疑问它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绘画。”卢浮宫16世纪意大利绘画首席研究员樊尚·德利厄万(Vincent Delieuvin)告诉我,《蒙娜丽莎》2005年迁入现在的展厅,与观众隔得很远,并被挂得高于水平视线,这些都是在考虑了巨大人流量之后做出的设计。“这肯定不是最理想的观看方式,但当它每天需要面对近3万观众的时候,只有保持‘距离’,才可以尽量让更多人看到这幅画。”

德利厄万是在《蒙娜丽莎》迁入现展厅几个月后调入卢浮宫的,从那时起,他便负责《蒙娜丽莎》的研究及保护工作直至今日。这13年来,每年有一天,他可以从保护玻璃后面取出真迹,移除画框,贴近《蒙娜丽莎》仔细检查,因为隔着那么远他也看不清。

“众所周知《蒙娜丽莎》很脆弱,尤其是它木板左上方那条已经有几个世纪之久的古老裂痕。上世纪90年代末那条裂痕翘起,曾导致颜料层受损,当时的修复师对此进行了修复。此后除了每年一次例行检查外,这幅画待在恒温的保护玻璃中,且没有经受任何移动。但我们也很清楚,这条裂痕还是不稳定,裂痕依然有可能顺着蒙娜丽莎的头发开裂到脸部,那会是灾难性的,因为裂痕没法修复。”按照例行检查程序,在移除画框后首先会通过科技设备检测,以跟踪这幅画所用木板和颜料层的保存状况,然后德利厄万还会和一位修复师贴近绘画用肉眼仔细检查。

文章作者

张星云

发表文章193篇 获得19个推荐 粉丝1031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达·芬奇地理

探访芬奇镇、佛罗伦萨、米兰和卢瓦尔河谷

767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