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9-05-23·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55个字,产生1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4月和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两度破“2”,且逐级走高。这其中,食品“三剑客”——猪肉、鲜果和鲜菜贡献最大。到了5月,猪肉和鲜菜停止了上涨,水果却一骑绝尘。“水果贵族”越来越多,普通水果也跟风涨价,橙子、西瓜、蜜瓜都成了奢侈品。这分明是东亚农产品价格模式在中国的预演。那么,为什么东亚模式下,水果会成为奢侈品?
日本和韩国的水果贵,源于对农业保护、对农民收入保护的理念。对农业保护是一个社会公平的概念,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农民们有权要求和城市人口一样的报酬。日本和韩国的土地少,农业禀赋差,为了帮助农民获得高收入,于是对进口农产品施加高关税,农产品的价格由国内落后的农业生产率决定,自然是价格高昂。除了高关税,还有直接补贴,如日本对海外进口的稻米征收490%的关税,日本财政支农资金甚至超过农业GDP总额。每一件韩国食品中,也有一半的政府补贴,政府先对城市消费者收税,再补贴给农民,农民的收入因此被城里人“慷慨地”放大了一倍。
中国对农业的补贴远没有日本和韩国“大方”,城市人口享受着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可是须知,水果是所有农产品中最不便于运输的。要保鲜,漂洋过海的水果只能坐飞机,运输的附加值很可能超过了果实本身,这就相当于高关税了。也正因如此,在漫长的船运过程中“捂”熟的香蕉附加值最低,等于“关税”税率非常低,消费者才享受到“香蕉自由”。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12个推荐 粉丝2979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