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9-03-28·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712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插图:Charlotte Fu)
“偷袭”成功?
慢牛之于资本市场,本来是应许之地,在A股却是可望不可即。又一场股市躁动来临,仍是越反弹越放量的逼空模式,一场多空双方展示意志力的心理战,而非基于基本面判断而形成的市场共识,这多少令可谓成熟的投资者又一次深感遗憾。
春节后的A股市场成交量是逐步放大的。以沪市为例,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成交额是1300余亿元,第五个交易日放大到2000亿元,到了第十个交易日,伴着指数跳空向上,市场情绪亢奋,上证指数逼近3000点,成交量急剧放大到4000余亿元,两市加起来上了万亿元。
市场加速上涨最终引爆的行情,属于典型的逼空。所谓“逼空”,从字面理解就是逼迫空方“投降”而买入。这本是期货用语,意思是多方以不断拉动上涨迫使空方平仓。期货中是不能任由自己的头寸亏损的,看错了价格方向并且采取“鸵鸟政策”,最后是会被市场清理出局,赔光本金的。逼空就是逼得空头不得不处理掉自己的头寸,而在平仓过程中,他们不得不买入合约,等于又在帮多头的忙。
A股这次年后战役,被人形容为一场成功的“偷袭”。年初的基本面消息淡静,证监会又换了主席,而前任主席以严刑峻法驾驭市场,对恶意炒作的惩罚不留余地。正是这样一个政策空档期,积累了巨额亏损的各路资金上演了一场成功的“自救”行情。去年大卖的搞笑电影《西虹市首富》中,为继承一大笔遗产,男主角要在一个月内花光10亿元,他想靠买垃圾股把钱散出去,结果却事与愿违,这些垃圾股纷纷大涨。同样的故事在A股上演了。
大涨之前,1月31日是业绩预警的最后时限,那些高价收购了企业造成商誉大减值的上市公司干脆预亏损甩包袱,业绩大爆雷,结果却是,这批大幅度亏损,市值甚至都抵不过亏损的上市公司非但股价上没有反映出不利因素,反而大涨,一度平均涨幅超过了40%,远好于大盘水平。有一家严重亏损的上市公司华映科技2018年度预亏37亿~55亿元,却在不到一个月时间上涨了1.4倍。市场追逐它的另一个原因是其涉及OLED概念,可公司明确告知投资者未形成真正的产能。
去年年底至今,第一大牛股,唯一的十倍股东方通信很有代表性,它被当作5G概念的龙头,可在股价一路飞升中,公司多次向外传递信息,没有与5G通信网络建设相关的营业收入,可以说,公司为了自己的股价不被爆炒,也是拼了,苦口婆心地再三公告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但这些都挡不住股价坐了火箭,3月8日当东方通信的股价达到41.88元的巅峰时,其市盈率超过了400倍。而其主要产品是现金类、非现金类自助设备及软件服务,与5G通信网络建设没有关联。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20个推荐 粉丝2993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