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跑腿”能跑出好的GDP?

作者:邢海洋

2019-03-06·阅读时长2分钟

139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04个字,产生1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长三角、珠三角劳动力紧缺的报道又刷屏了,春天返工季,招工既贵且难。与之形成对比的却是外卖摩托和电动车满街飞驰,不由得使人产生厂工、骑手在工作环境和待遇上的对比。为什么年轻人宁愿路上跑腿也不愿厂里打工不是我这里想讨论的,我想说的是,跑腿跑出来的不是好的GDP。

在所有的行业中,外卖是相当轻资产的行业。一位骑手,其所赖以工作的资本除了一台手机就是一辆摩托车,对普通人而言,这两样本来就是生活必需品,意味着投身快递业无需任何资本投入。相对而言,快递的资产就要“重”得多,快递货物是需要运输工具、存放空间的,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快递公司不乏建设机场、组建运输机群的先例。而外卖承袭的是远古就存在的“跑腿”的行当,就现代公司制企业的运营而言,因为经营行为就发生在路上,骑手连接着销售方与消费者,无需添置办公场地,甚至无需为骑手的经营行为占用了公共道路而付费,故而,在众多互联网创业模式中,能够做到资产颇“轻”。为每位劳动者配备的资源异常之少,其创造的产值也就没有资本附加值了。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16个推荐 粉丝2979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上瘾

愉悦与陷阱

853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