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敲出来的天籁

作者:爱乐

2019-02-13·阅读时长5分钟

30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3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张奕明)


虽然时不时能听到新作品首演,但这次感觉很特别。因为从排练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可以传世的作品。

如果没有民歌,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艾夫斯,甚至马勒,都根本不会存在。但是纯朴的民歌作为一种非常“自我圆满”的艺术形式,往往不需要、甚至很排斥你去改动它。你在旋律下面配上一个弦乐四重奏,或者配上一个钢琴伴奏,它的艺术感染力就打折扣了。那种纯天然的气场一旦失去,你的腾挪跳转很容易就成了跳梁小丑的表演。 (中国西部的某首民歌,曲名我不记得了,正好不点名。原本好好的民歌,唱完一遍后,给它变成了小调作为第二段,然后再回到第一段,整成一个 ABA,一股音乐学院作曲系复调课的味道,臭不可闻。现在居然成了名曲。不过也由此可见这种拙劣的改编的确有市场。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作品也是“自我圆满”的形式,你无论怎么去改动它,都是没有原作好,改编成交响乐,音量加强了,但力度却减弱了。再比如,没有人会蠢到去将德彪西的《潘神》(Syrinx)改编成重奏甚至交响乐吧?

文章作者

爱乐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378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斯美塔纳

58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