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菁菁
2017-03-27·阅读时长3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834个字,产生9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丝路第一站
今年5月,我从吉尔吉斯斯坦向西一路横跨乌兹别克斯坦。在这块充满了原始自然风光和自给自足的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土地上,一种向外生长的张力无处不在。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向东的公路叫“丝绸之路”。穿行在这个国家的5天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来自中国的筑路队伍。波兰的苹果、中国的小商品、巴基斯坦的橘子汇集在吉尔吉斯南部重镇奥什具有千年历史的大巴扎。从那儿向西,韩国的纺织工厂、德国的大巴车间分布在乌兹别克费尔干纳盆地的农田之间。一条西班牙建造的高铁将塔什干和古城撒马尔罕连接起来,再向西,通往布哈拉的公路正在被拓宽改建。
我看到的仅仅是有限的片段。在哈萨克斯坦南部,中国的施工队要在冻土期到来前,打通一条联通中国西部和欧洲西部大通道的部分路段。这条大通道是全长8000多公里的“西欧—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西部”国际公路运输走廊(“双西公路”)。南哈萨克斯坦州是哈萨克斯坦的农业和畜牧业基地。在大型的农产品集散地希姆肯特,来自中亚各国和俄罗斯的大货车要将大量新鲜果蔬运往哈萨克斯坦全境甚至欧洲,而布满石头坑坑洼洼的老公路早已不堪重负。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决定联手改造一张现代化的物流运输网。这条运输走廊需要改造的公路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境内。
发表文章143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176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写字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