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松阳山野里的惬意

作者:王珊

2019-01-09·阅读时长16分钟

424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171个字,产生7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松阳四面青山,中间平原,山野之气浓郁(黄宇 摄)


做喜欢的事

民宿房门打开的一瞬间,我有些惊喜。惊喜源于房间的一扇窗户,方方正正的木质架构,做了两层,外面一层是严严实实的玻璃窗,里面则是木制纱窗。纱窗是一直打开的。这不是重点。目光聚焦之处是窗外对着的一片菜地,地不大,四四方方的一片,也就是能停下一辆汽车的大小,栽着行距整齐的油菜,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叶子,在冬天的深山里舒展出柔软清新的嫩黄。

窗户的这一边则是一张矮塌,跟外面的菜地比起来还是高出了三四十厘米的样子,视觉上便具有了观赏的优势。坐在榻上泡上一杯茶瞥向窗外,视线一点点被绵延拉长:菜地;再远一点是几棵叫不出名字的树木,在寒气里抖擞着为数不多的叶子;再仰一点脖子则是云气萦绕的深山,黑白分明。一远一近之间,整个人都松了下来,脑袋也自动进入一种放空的状态,就想呆坐在那里感受一番松阳的山野气。也就是此时,我一下理解了民宿主人林森为何要在这片荒野之地上开一家民宿的想法。

松阳位于浙江省东南部,隶属于丽水市。无论从哪个方位出发,这里都不算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松阳没有火车站,公路也是这一二十年才开始完善起来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人们出行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渡口,偶尔会出现翻船事故。直到2006年,龙丽(浙江龙游到丽水)高速公路的建成,才让松阳告别了没有高速的历史。即使如此,从杭州到松阳开车仍需要4个小时,从上海、苏州过去则更远一些,超过5个小时。当地人告诉我,因为偏僻,有不少游客会买票买到金华的东阳去,下了车后,才发现走错了地方。

从另外一种维度打开的松阳,则是我坐在窗前看到的迷人模样。松阳位于瓯江上游,四面是青山,中间是平原,就像围壁一样将松阳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汽车行驶在公路上,如果不是突然拐进一个小道,跑上十几分钟,都很难看到村子的痕迹。这种封闭,使得松阳自古以来都是避难所,容纳了来自周边甚至福建的逃难者。也因为这种封闭性,松阳先后有70多个古老村落因为保存完整被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仅次于贵州。宋代士人沈晦曾经写诗描述松阳,“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


陈家铺村的飞茑集民宿,住客在云海中喝茶(黄宇 摄)


我在松阳的这几天,去了六七家民宿,都在深山里。有些民宿里会展示一些村子过去的老照片,你会感慨,现在的乡村面貌跟百年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在村里游荡,目光所至是大量的古村古道、古树古塔、古山古寺。每个村子里都是一溜的黄色夯土墙,这是农耕时代村民的智慧,就地取土,成本低,且冬暖夏凉。不过,从2016年开始,这个只有20多万人口的县城,因为景色秀美的古村落,成为民宿投资者新一个关注的热点。

林森比谁都知道松阳的妙处。他的民宿取名“酉田花开”,民宿有9间房。酉田是村子的名字。每年春季到来之后,村里的桃花、梨花、山茶花野生野长地绽放起来,民宿便有了名字。酉田村是一个很难用语言描述的村子,我想了很久,也只想到了“错落有致”。村子海拔并不高,只有400多米,视野却很开阔。站在村子的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到层层叠叠的梯田,上面栽满了茶树,更远的山边则是竹林,冬日里更显得苍翠。酉田村的村口有3棵几百年的马尾松,两个人拉起手来都抱不过来,而且树的形态也很干净漂亮,像是从古代山水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这些,都是吸引林森的原因。而且村子小,村民大都出去打工,只剩下几十名妇女和老人,格外安静。做民宿之前,林森是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古建院”)的一名设计师。古建院承担着浙江省的文物保护工作。林森今年38岁,在古建院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从2003年开始,林森和同事一起参与全省的古村落保护调研工作。他们几乎将整个浙江的村落走遍了。林森告诉我,进行村落调研时,每一个村他们都会做一个列表,包括村庄本身的完整性、宗俗的保留以及村里古树状况等各个方面,都会详细记录下来。“酉田村是我看过形态最好的一个村子,建筑整齐有秩序,各方面元素又很齐全。”

相比于城市里的喧闹,林森更喜欢村子里的那种安宁,也喜欢与村民打交道。每次,他都会装点儿烟或者糖果,分给在田里干活的男人和玩耍的孩童。林森说,那几年,自己和妻子都想着去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林森总是会想起小时候在温州乡下的生活,那时候村里只有他家里有电视,每到晚上,家里人就将电视搬进院子里,村里的小孩子会搬着凳子挤到第一排看《水浒传》。月光也很亮,没有路灯,村民回去也能看清回家的路。

民宿在松阳的兴起提供了这么一个契机。“之前的工作总是做一些宏观的规划,但有时候这些最后是没有办法落地的。多了之后,我就会觉得重复性的工作没有意义,自身的价值也很难体现。我喜欢细微的东西,喜欢跟人交流,希望自己的设计能够改变别人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一种新的生活状态的畅想让林森在按部就班的生活里有了些悸动。那一年,林森的女儿只有3岁,一直咳嗽,怎么都好不了。林森和妻子只好带着她去查过敏原,才发现女儿对尘螨过敏。林森联想到了杭州愈发严重的雾霾,做民宿的想法也就更加确定了。

综合考虑后,林森将想法告诉了家里人,意见最大的是父母。父母都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带着林森从村子里出来,最终在城市安了家。他们认为做生意太辛苦,安安稳稳地工作就好。“我并不是纯粹为了做民宿,我还是想做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我不去做的话,我肯定会后悔。”林森希望获得父亲的支持。他告诉我,当时他整个人处于很兴奋的状态,有股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那时,他还没有辞职,周五下班后,他就开4个小时的车子从杭州赶过来,在装修的房子里搭一个帐篷,跟工人一起干活,周一再赶回去上班。

文章作者

王珊

发表文章155篇 获得19个推荐 粉丝838人

哈哈,天下天鹅一样白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民宿,远方亦故乡

洋房、胡同、山居、古镇、汤屋

999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