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3·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05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贾淼)
( Jazz in Paris唱片封面 )
巴黎今年比较时髦的圣诞礼物,是一套美国环球音乐公司刚出的怀旧唱片,Jazz in Paris,巴黎爵士时代。环球和昔日法国传媒巨头威望迪的并合虽然早就结束,但借此控股了一些法国唱片公司,环球不过是翻出这些公司压箱底的爵士乐唱片母盘重新制作,就有了这套被爵士乐迷称为绝版珍品的12张CD。在这里面可以找到别处无迹可寻的珍贵现场录音,如吉卜赛吉他大师Django Reinhardt和他的亲密合作者、爵士乐史上难以逾越的小提琴家Stephane Grappelli,两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巴黎的经典演奏几乎都能在这套唱片里找到。不是爵士迷的,要的是怀旧感觉。四个主题系列,选取的都是足够煽情的地点和年代:香榭丽舍,1917~1949;蒙马特,1924~1939;圣·日耳曼·德普雷斯,1946~1956;还有1956年到1959年的左岸和右岸。
第一站,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
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回忆海明威初到巴黎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见到海明威的那个下午,他的样子。他是一个相当英俊的青年,23岁。这之后不久大家就都26岁了。那是属于26岁的时光。在那两三年所有的年轻人都26岁。”这次见面是1922年3月,海明威刚到巴黎3个月,拿着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信,去拜访这个在巴黎最有名的美国传奇女人。在他之前,比他大两岁、后来写出《美国三部曲》的多斯·帕索斯1919年就在巴黎求学了,他一面在索邦大学上课,一面写自己的小说。还有和帕索斯同年的菲茨杰拉德,带着成名作《人间天堂》和《爵士时代的故事》,正和妻子在塞纳右岸和美国富人们一起挥金如土。海明威每天早晨6点起来写作,晚上的时间基本交给酒吧里的狂欢。他喜欢明快的Be-Bop,在法国诗人科克托呼朋引伴的“屋顶上的牛”俱乐部里如鱼得水;还有那个砖红夜总会,有一头砖红色头发的美国黑人老板娘让他和朋友总能听到世界上最时髦的爵士乐,伟大的乐手西德尼·贝克特和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经常即兴表演直到天明。1925年菲茨杰拉德完成《伟大的盖茨比》,他和海明威也在这一年相识,然后是一段长达数年的情谊。1926年《太阳照常升起》出版,海明威把他的巴黎爵士时代全部用文字再现了。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