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3·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36个字,产生7条评论
(文 / 王蒙)
在六部口那个漂亮的四合院和陈设简陋的房间中,我们从来只谈国家、世界、文艺大事。我说:“上星期三,报纸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
他说:“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4796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104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Joe划线
04-01 11:07
铮铮铁骨,拳拳慈心,于亲切中见分量
他是聪明而又宽厚,德高望重而又平等待人,洞察世事而又不失趣味乃至天真,直面真实而又从容幽默,我行我素而又境界高蹈,永保本色而又并不苟同,更不知道什么叫迎合讨好。
Joe划线并评论
04-01 11:06
1995年1月21日,他清晨起来吃早饭的时候就感觉不好,发了点脾气,摔了一样餐具。于是他自觉不对头,找了子女来,从容地、周到地、得体地吩咐了后事。两个小时以后,他昏迷过去了,从此再没有苏醒过来。他一辈子清清白白,走也是清清白白地走了的。
04-01 11:05
剑花寒不落划线
08-28 19:43
许多年轻的与不年轻的文艺家都喜欢到夏公那边去,与他交往令人心旷神怡,温馨而又超拔。他是聪明而又宽厚,德高望重而又平等待人,洞察世事而又不失趣味乃至天真,直面真实而又从容幽默,我行我素而又境界高蹈,永保本色而又并不苟同,更不知道什么叫迎合讨好。他是铮铮铁骨,拳拳慈心,于亲切中见分量。夏 公的性格是一种美,夏公的人品与智 慧实在是充满了魅力。他的去世令我万分悲伤,但是一旦回忆起他的音容 笑貌谈吐识见,我不能不发出会心的满意的微笑。
08-28 19:42
倒数第二次与他(昏迷前)的见面是去年11月底。他那天十分疲劳,静卧在病床上。他已经卧床数日了。见此情况我稍事问候便起身告辞,以免打搅。夏公平躺着衰弱地说:“我有一个耽心……”我忙凑过去,以为他有什么话要告诉我。他说:“现在从计划经济变成为市场经济,而我们的青年作家太不熟悉市场经济了。他们懂得市场么?如果不懂,他们又怎么能写出反映现实的好作品来呢?”
元素尼发布读感
02-06 12:23
夏衍,如果是再书写一本回忆录;这又一本的,会是一本类似于,巴金的《随想录》的又一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