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关于郑和

作者:娜斯

2018-08-10·阅读时长3分钟

43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7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娜斯)

记得上个世纪末美国某杂志,配合世纪末的主题,邀请各界人士,撰写“如果让我选择,我会生活在过去一千年中的什么时代”的文章,耶鲁大学中国历史学家史景迁的选择是:做个明朝的文人。史景迁是西方汉学学者里文笔出众者,让他描绘一番明朝文人舒适闲在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让人羡煞。我想如果能再推前一千年,很多人会选择唐朝吧。明代的中国文明达到了一个盛极的转折点,其文化气质精雅细腻以至于萎靡了,已经暗藏让人心酸的危机。幸而还有郑和下西洋的辉煌一笔,有如生命闭关前的回光返照,樯旗招展,六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还为其阳气而震撼。

英国海军军官出身的业余历史学家孟席斯2003年出版的《1421: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声称郑和在哥伦布之前就到了美洲,似乎在西方阅读公众中引起的反响比中国大,在《时代》周刊,CNN等媒体中都有反映。孟席斯很会讲故事,把郑和的大船写得相当于今天的航空母舰(这倒也并不夸张),所以一般读者很爱看。那时老有美国人跟我提这本书。因为如果这样的说法确实成立,是改变美洲和西方历史的一件轰动性新闻,虽然史学界对此持怀疑态度。但稍有历史知识的阅读公众,都知道中世纪的中国文明要比当时的欧洲先进不知几何,富裕程度也超过很多,即使没有到过美洲,从技术水平和经济能力上应该有可能性。即使郑和没有到过美洲,以那时中国商业航海的发达,出海船只的频繁,偶尔有只商船被风吹到美洲的可能也是有的。所以,跟我提这本书的人,都对该书有些相信。他们不想想,技术水平和经济能力之外还有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即使偶有船只飘落美洲,中国自此之后自上而下的闭关锁国政策,也不会让中国人在美洲留下什么影响,跟哥伦布的旅行改变了欧洲和美洲的历史无法相比。我跟朋友开玩笑,可惜啊,如果那时的皇帝比较开明,我们现在的谈话可能就不是用英文而是中文了!不是中国学生死乞白赖学英文,而是倒过来了!

这,不过是一个幻想。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六百年前曾经多么灿烂辉煌。可是中国人说盛极必衰,那时就是一个光辉的顶点,之后就是与世隔绝的几百年,而欧洲的崛起也正在这几百年。

文章作者

娜斯

发表文章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8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利率化生存?

房贷调息震荡之后

31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