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黄春平:大喜大悲的航天事业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0·阅读时长5分钟

51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9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珞珈)


( 黄春平 )

尽管满口技术词汇和福建口音的普通话听起来有些生涩难懂,但从黄春平满眼的笑意中,不难看出对这个在中国航天城里工作、生活了40年的航天人来说,工作就是最大的幸福与满足。这位来自福建乡村的火箭专家有着南方人的细腻和北方人的爽朗。除了工作,他偶尔和年轻人聚在一起打“拱猪”,感情丰富的黄春平经常为赢一把而大笑,给被他称为“大喜大悲”的航天工作减压。

运载火箭被喻为“不可失败的事业”,善于释放压力的黄春平曾创造性地解决了飞行器局部回收难题;在无遥测数据的情况下,仅凭少量残骸找出了某型号失败的原因,挽回了巨大经济损失;在长征三号火箭紧急终止发射时,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组织将液氧、液氢同时泄出排故。

黄春平性格中掩饰不住的男儿血性,使他在许多事情上敢冒风险。1997年6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火箭发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日子来临。发射当日,火箭燃料已经加注完毕,发射场上空突然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原定的发射计划就这样被不期而至的雷雨给搁浅了。而火箭上已经加注的液氢液氧燃料此时却变成了极其危险的爆炸物,一旦泄漏,必然箭毁人亡,因此必须尽早泄出液氢液氧。总指挥黄春平组织了20多人的“敢死队”冲到最前沿,所有能想到的土洋办法都用上了。5天之后,晴空万里的发射场重新组织发射,长征三号火箭不负众望,成功地将风云二号卫星送上太空。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9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利率化生存?

房贷调息震荡之后

31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