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0·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53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邓小闲)
( 建业里是上海最大的石库门里弄。2003年起,这里的居民与产权单位解除租赁关系,开始有偿搬迁,但这里依然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 )
从北京已经有过的几次调查和统计看,我算是一个“中产阶级”了,但和我周围的许多朋友一样,我对贫穷有着深刻的记忆,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房子。一家三代五口人居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平房里,按照佛罗伊德的观点,童年的不满要在后来加倍补偿,所以我挣了点儿钱之后就拼命看大房子,不管买得起买不起,看户型图成了我一大嗜好,别墅、联排别墅、高档公寓等等。我的嗜好停留在看图阶段,另有一“高收入者”,喜欢实地勘察,哪里有好房子就到哪里去看,还喜欢乱下定金。据说去年下了四处共6万元的定金,要不回来,乱花渐欲迷人眼,他最终看上了一个黄屋顶红墙的住宅小区,在市中心,低容积率,带花园,一打听售楼处在哪儿,人家说,这是故宫,只有售票处没有售楼处。
下了定金要不回钱,一是因为自己反悔,二是下了定金后才能看见售房合同,一看合同,全是霸王条款,你只能把自己的一两万块钱打水漂,不愿意再交上20万的首付。在北京买一处合心意的房子,和中彩票差不多,你要担心开发商耍手腕,还要担心规划局随便就把规划给改了,你还要担心物业。北京一中档房地产交楼,业主组织集体收房小组去收房,开发商和物业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推三阻四。北京一高档房地产交楼,开发商在小区的草坪上树起洋伞,给业主斟上法国葡萄酒。北京一低档房地产交楼,不满的业主扬言要对房屋质量讨个说法,结果看见一溜警车停在小区门口。这样的事情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要想有当家作主的感觉,你就要看自己的腰包是不是够鼓。
都说中产阶级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对社会稳定起关键作用。但如果每个“中产”都不能对他所处的商业环境产生信任,对政府职能部门产生信任,他又何来稳定之感?事实上,这种不确定感是所谓“中产阶层”中比较普遍的心理。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9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