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星
2018-08-07·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84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星)
在横渡大西洋的远洋客运业刚兴起时,搭乘大型邮轮的乘客有不少算不上什么富人。在这些人中普遍存在一种迷信:烟囱越多的邮轮越安全。于是,航运公司纷纷推出有四个烟囱的邮轮,哪怕这些烟囱中有几个根本是摆设。如今当然不会再有人去刻意清点这些大船上烟囱的数目,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些被认为可以说明问题的数字。
刚刚开始横渡大西洋做处女航的“玛丽女王二号”几乎是一问世就带着一大堆数字:长345米(超过“泰坦尼克号”1/3、超过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85米),宽41米,高72米(相当于23层楼,或者说41辆叠在一起的双层客车;据说这一高度足以使船长罗恩·沃维克在驶进纽约港时与自由女神像平视),总吨位15万吨,中央发电机组的总发电量相当于一座20万人口的城市的供电量。在它白色的甲板上有多层舱室,可容纳乘客2620人,其中3/4的舱室拥有自己的独立阳台。工作人员与乘客的比率是1∶2,也就是说平均每两名乘客可以享受到一名工作人员的专职服务。它的汽笛声可以传到16公里以外,如果按照预期寿命航行40年,“玛丽女王二号”的整个航行距离将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往返12次。虽然它的航速只有30节,比同样隶属Cunard公司的豪华邮轮“伊丽莎白女王二号”低了两节,但如今毕竟不是比着穿越大西洋抢“蓝缎带”的年代,最重要的数字反倒是:“玛丽女王二号”造价5.5亿英镑,是Cunard公司近30年以来投资建造的第一艘豪华邮轮,也是有史以来最长、最高、最宽、吨位最大、载客量最大也最昂贵的民用船只。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