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江涛
2017-09-02·阅读时长1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228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在2021年春节晚会特别节目“国宝回家”上,一件来自山西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鼻壁的主尊佛首,一亮相便引起了大家关注。作为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这件文物从发现到回归只用了三个多月时间。
2020年9月14日,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东瀛国际拍卖株式会社拟于东京拍卖一尊“唐天龙山石雕佛头”,疑似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在历史上流失的文物。经组织鉴定研究,判断应属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的被盗佛首。第8窟为隋代石窟,在开皇四年(584)由晋王杨广下令开凿。
国家文物局启动追索机制。在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这件国宝由拍卖行董事长、爱国华侨张荣与日籍文物持有人洽购后无偿捐给国家文物局,于2020年12月12日12时,重回祖国怀抱。据悉,佛首将于2月12日(大年初一)起,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咸同斯福——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暨数字复原特展”中展览展示至3月14日。待时机成熟后,有关部门会将这尊佛首送回原籍地天龙山。
这件佛首,只是天龙山石窟大量被盗攫后流失海外的佛首中比较幸运的一件,其他佛首的情况又如何呢?
本刊曾在2017年曾采访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蒋人和团队与天龙山文管所、太原理工大学艺术遗产中心合作的“天龙山石窟数字化复原项目”。蒋老师告诉本刊,截至2017年,已确认的140多件天龙山石窟造像流散于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台湾、香港等地的博物馆或私人藏家手中。经过几年努力,她们已为其中130多件天龙山石窟造像,构建了107个单体造像模型。
8号窟中,除了这尊北壁主尊佛首,还有另外一件东壁南侧菩萨头,现存于东京国立博物馆。我们期待有更多天龙山石窟佛首,还有其他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能早日回归祖国怀抱。
//////////
佛光再现
2017年8月21日中午时分,蒋人和与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的老师林伟正,正在为下午将在OCAT研究中心(北京)举办的展览做着准备。过去4年里,作为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的副主任,蒋人和与同事们一直忙碌着一件事情,用3D数字建模的方式复原那些散落海外的天龙山石窟造像。比起自己2003年时的“数字化复原响堂山石窟的北响堂第三窟”项目,此次的天龙山石窟复原项目加入了天龙山文物保管所、太原理工大学艺术遗产中心等国内合作伙伴,计划复原天龙山25个石窟中的10个石窟,规模更为庞大。
“天龙山石窟佛像中的唐代雕像特别精美,菩萨就像天女,脸和漂亮的女孩子一样。”一脸静气的蒋人和向我讲起她心目中的这座石窟。作为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洞窟艺术随着佛教东传,南北朝以后逐渐兴盛于中国。比起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中国佛教洞窟的代表,天龙山石窟的名气并不逊色。隐没于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丛林中的这批洞窟,最早开凿于南北朝东魏时期,历经北齐、隋、唐、五代,不断增凿。在绵延500多米的距离上,西峰13窟,东峰12窟,25处石窟共有大小石佛造像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等1144幅。
经历明清之际的衰落,天龙山石窟有很长一段时间淡出人们的视野,除了附近寺院僧侣与居民,鲜有人知。1918年,随着日本东京大学东洋建筑史权威关野贞的一次学术考察,及他在1921年发表的考察报告,神秘的天龙山石窟才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对于关野贞其人和他的天龙山之行,后来的研究如李裕群在《天龙山石窟》一书中的讲述,还是基本将他作为一个学者的考察活动看待。但在关野贞之后,各国科考人员与别有用心的文物贩子纷至沓来,天龙山很快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仅在1923年一年,在外国文物贩子的唆使下,天龙山石窟被盗割后流失海外的佛像就有150多件,其中一部分则出现在海外的拍卖会上。
2013年起,与做响堂山项目的初衷一样,蒋人和带着为美术史研究保存资料的想法,穿梭于世界各大博物馆与私人藏家之间,不断与他们沟通协商,进行流失佛像的3D扫描与数字建模。几年努力下来,她的团队已为搜集到的130多件天龙山石窟造像,构建了108个单体造像模型。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679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