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02·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97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苌苌)
上海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两本近年的法国小说,弗朗索瓦·威尔冈的《在我母亲家的三天》和让-保尔·杜波瓦的《一个法国人的一生》,两本书放在一起看挺有意思,如果让你猜猜2005年的龚古尔奖青睐哪一位,你觉得会是谁?还是用10万字写3天比用20万字写一生,更符合刻板的、注重文学性的龚古尔评委的趣味。
威尔冈的小说采用小说套小说的结构,前半部分像是一篇写作笔记,主人公就是一个作家,打算写一本《在我母亲家的三天》的小说,具体构思尚未完成,但他和出版社都对这个事先想好的书名很满意,版税甚至已经预付。他决定去看望住在南方的母亲,寻找灵感,却一直不能成行。似乎下一分钟就可以踏上回母亲家的路,但他总是拐到岔路上去,忙于日常杂务,阅读,处理和女人的关系,或者被其他写作题材分心。
在小说的中间,威尔冈附上了小说主人公、作家威尔格拉夫写的小说《在我母亲家的三天》。没有他的“写作笔记”好看,这种小说套小说的结构也不是评论的重点,因为早已有人用过了,但威尔冈发扬了这种结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较有趣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前面对威尔格拉夫生活状态的描述,如何被有选择性地取材,经过想象力加工,运用到他的“小说”中。在这篇“小说”中,威尔格拉夫笔下的主人公威尔斯坦也正在写作一本小说《在我母亲家的三天》,于是作家威尔冈在这本小说里创造了双重甚至三重自我。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8001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