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冬婷
2017-08-16·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475个字,产生201条评论
发表文章79篇 获得14个推荐 粉丝1345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三联人文城市奖总策划。
中国人的桃花源
582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167*****277划线
04-28 20:53
,眼前的立体山水画让人体会到丘壑之心、林泉之志。而在很多普通人家,即便没有假山和水池的园林,也会在小院里种上一棵树,摆上两块石头,或者在阳台上养花种草,书案上摆放菖蒲碗莲,砚山笔筒上雕刻山水,都是一种园林寄托。
04-28 20:52
王欣认为,文人的这种双面人格一直未曾改变,园林代表了属于道家的那一面,是不可或缺的治愈系。每个人精神上都需要一座“桃花源”,那种由暗到明一下子展开的理想世界。
04-28 20:42
“乌有园”是明代刘士龙笔下虚构的园林,借以抒发故园不再的感怀
04-28 16:55
王欣也致力于一个“纸上园林”的重建。他更愿意把园林看作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方法论。
但王澍依然相信,“还存在着另一个平静的世界,它从来没有消失,只是暂时地隐匿”。
04-28 16:53
重点在于那个曾经充满自然山水的诗意世界的重建。
中国正在失去关于生活价值的自主判断
04-28 16:49
经过内心智性和诗意的转化,主动与自然积极对话的半人工半自然之物。
04-28 16:48
王澍说,园林就是将对“自然之道”的理解,转化为在建筑和城市中制造各种“自然地形”。
04-28 16:47
所谓园林要“道法自然”,也意味着,造园更重要的是关于某种“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