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菁菁
2018-05-31·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017个字,产生4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主笔/ 徐菁菁
我的孩子不是天才,从他出生的那天起,我们希望他健康、快乐,也并不以将他培养成一个天才为目标。孩子小的时候,我和石头妈在孩子的天赋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我相信人有“宿慧”,他妈妈则认为,孩子聪不聪明,差别不大,关键在于后天努力。尽管存在这样的分歧,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刚刚生下来的孩子,他还不会说话,不会认字,但是他已经开始形成人的性格,开始认识这个世界和人交流。因此,教育绝不是从技能和知识开始的,总是从性格开始的。
人们说:子不教,父之过。作为父亲,我从小对孩子强调两点:有规矩,懂自律。现在的家庭通常都以孩子为中心,我不希望因此让孩子有骄娇二气。孩子小的时候不会干什么坏事,无非是吃饭要老人追着喂,不该闹的时候在那瞎闹,我都会给他上规矩,让他知道有些事情不应该做。
溺爱和管束之间要去一个恰当的中间值,既要表现出对孩子的爱,也不能约束他的天性。有些家长管束孩子,或打或骂,主要是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孩子感到害怕,却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我这个人比较理性,我的原则是,孩子做了错事,惩罚是一,同时一定要讲清楚道理,让孩子知道他错在哪儿。石头现在记得很清楚,他很小的时候,有一年冬天,他到楼下去捏了一个雪球带到楼上来。雪球变成了冰球,孩子把冰球从12层楼扔了下去。我当时对石头说:“你想一想,如果现在楼下有一个小女孩,你的冰球砸到了她,她会怎样?她爸爸是不是会很伤心、很愤怒?如果她的爸爸拿着一把砍刀找到我们家来,我只能让你和妈妈躲在房间,我在外面拦住他。”说完这些,我让他伸出手,用尺子打了下手,这是惩罚。这样的惩罚没有对孩子造成阴影。石头后来回忆,他听我这么一说,就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做了错事。
发表文章143篇 获得41个推荐 粉丝176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写字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